Talk: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
添加话题外观
Saimmx在话题“標題問題”中的最新留言:1个月前
![]() | 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 |||||||||||||||||||||
|
![]() |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 |
新条目推荐讨论
- 臺灣第一場以「反對引進移工」為主要訴求的抗議活動,主要是針對什麼政策?
- 大幅度改寫。另外因為寫下來大都是寫到抗議活動報導,所以我也在考慮要移動頁面。 --Saimmx(留言) 2025年6月24日 (二) 19:28 (UTC)
- (+)支持Kanshui0943(留言) 2025年6月25日 (三) 02:02 (UTC)
- (+)支持--金色黎明(留言) 2025年6月25日 (三) 03:23 (UTC)
- (+)支持--Shwangtianyuan 让中国再次伟大 2025年6月25日 (三) 08:47 (UTC)
- User:AT/一起。—AT⊿⁴⁶ 2025年6月25日 (三) 13:10 (UTC)
- (:)回應:改為端傳媒使用的「一場」。--Saimmx(留言) 2025年6月25日 (三) 16:10 (UTC)
- (+)支持SingBow(留言) 2025年6月28日 (六) 15:36 (UTC)
建議更名:“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
[编辑]“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 → “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條目篇幅討論抗議遊行多過備忘錄本身。本來撰寫時就有想法了,但未獲回應,但隨後在新制優良條目評選有人指出條目問題,因此在這邊提議移動。Saimmx(留言) 2025年7月29日 (二) 01:29 (UTC)
優良條目評選(試行新制)
[编辑]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社会科学 - 政治、社会科学 - 活动与选举,提名人:Saimmx(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2:30 (UTC)
- 評選總時間限制:2025年7月24日 (四) 12:30 (UTC)至2025年8月23日 (六) 12:30 (UTC)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這篇在中維與英維都被評定為乙級,因此對優良條目有興趣。本來希望在這裡同行评审後送去提名,但現在決定在這裡試試看。本人也把英維條目送去GAN了,或許可以觀察與對比看看兩者的發展如何。--Saimmx(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2:30 (UTC)
意见区
[编辑]评选区
[编辑](1) 文筆 & 格式
[编辑]- 只看了一下导言:
《驻印度台北经济文化中心与印度台北协会促进雇用印度劳工了解备忘录》,简称台印移工合作备忘录
,简称缺少书名号。- 导言中应该可以不引用来源1?
从而出现反弹声浪、并引发约一百余人抗议的游行
,这里不应该用顿号吧,前后两个部分都像是分句而非可并列的词语。该游行为是台湾第一场以“反对引进移工”为主要诉求的集会
,「游行为是」中似有赘字?多个媒体与专家关注该示威游行的歧视性质
,或许可以直接说是对印度的歧视?
- --深鸣(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2:49 (UTC)
完成: Special:Diff/88422537--Saimmx(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3:38 (UTC)
- 刚刚读完了全篇,稍微润色了一下,如果有什么地方不妥,可以径直回退。不过还有一些疑问:
可追溯自经济蓬勃发展的1980年代:台湾的工厂在国民所得提升的当时,需要大量低薪劳动力
,这里的「当时」是否应为「同时」?在2023年前最近开放的国家,为2004年的蒙古国
,我真的没看懂这是什么意思🤣。指的是2004年与蒙古国签署协议,是2023年前所签署的最后一份协议吗?台湾早前曾与缅甸、孟加拉、柬埔寨洽谈开放移工,惟出于地缘政治因素而无果。与此同时,印度已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或许可以限定一下时间?我记得前几年印度的人口数才超过中国。但其经济成长,不足以应付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劳动力
,这句话我虽然改了改,但还是有些不理解。指的是印度提供的岗位不够,劳动力远大于岗位的提供量,所以劳动力得向外输出?该报导称,此备忘录可能会激怒中国
,或许可以展开说说为什么会激怒(如果来源提到的话)?和台湾相对的话,我感觉用「中国大陆」而不是「中国」似乎更好。「激怒政府」感觉比「激怒国家」更符合语感。“台湾将引进10万名印度工人”的讨论在社交媒体Dcard、PTT中传开并引发争论
,感觉用「话题」代替「讨论」更好?「争论」本身就是种讨论,所以「讨论引发争论」的说法感觉有些奇怪。另外也有声音指责政府决策程序仓促、且无配套措施
,或许得明确是台湾政府?“反对增加新移工国”公民行动在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守护民主台湾大游行 123别印来”集会活动
,“反对增加新移工国”公民行动
是一个组织吗?台湾民众通常会高度性化外来族群外,也认为女性对印度人的恐惧,是2023年台湾#MeToo运动的余波
,第一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外」疑似赘字。
- --深鸣(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4:13 (UTC)
- 回答幾點,我盡量改了:
- 「
这里的「当时」是否应为「同时」?
」:改為「在國民所得提昇同時,臺灣工廠仍舊需要大量低薪勞動力
」 - 「
在2023年前最近开放的国家,为2004年的蒙古国
」:來源是說:「印度有望成為2004年開放蒙古後,睽違20年的第一個新增移工來源國,以解決台灣缺工潮。
」這邊修改為:「在2023年前,臺灣最近一次開放的移工來源國,為2004年的蒙古國。
」 - 「
……印度已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但其经济成长,不足以应付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劳动力……
」、「该报导称,此备忘录可能会激怒中国……
」:這三篇是bloomberg報導,一起說明:- 「
……印度已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In India, which overtook China to become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this year
」(2023年),因此改為「與此同時,印度在2023年成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 - 「
但其经济成长,不足以应付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劳动力……
」:「while in India, the economy isn’t growing fast enough to create enough jobs for the millions of young people who enter the labor market every year.
」,因此確實是「指的是印度提供的岗位不够,劳动力远大于岗位的提供量,所以劳动力得向外输出?
」 - 「
该报导称,此备忘录可能会激怒中国……
」:很抱歉,被激怒的理由新聞沒有說明:「India is forging closer economic ties with Taiwan ... potentially angering neighbor China.
」不過我還是改了點用詞。
- 「
- 「
反对增加新移工国”公民行动是一个组织吗?
」:是,因此改了。--Saimmx(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4:55 (UTC)- 感谢解释与更正。我认为目前的行文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深鸣(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5:00 (UTC)
- 美国之音在英维算是可靠来源(en:WP:RSPVOA),所以美国之音中文网应该也算(@SuperGrey:如果确认可靠的话,可以补入小工具中?)。这篇文章分析了一下为什么会激怒中国大陆政府,或许可以写入。此外,这篇文章也提到了中共认知战,应该可以写入「其他反应」中。--深鸣(留言) 2025年7月29日 (二) 00:46 (UTC)
- 美國之音中文網為獨立運營的媒體,須單獨評估可靠性。建議送布告板問問。--SuperGrey (留言) 2025年7月29日 (二) 01:02 (UTC)
- 感谢解释与更正。我认为目前的行文
- 刚刚读完了全篇,稍微润色了一下,如果有什么地方不妥,可以径直回退。不过还有一些疑问:
- (!)意見:路過,Infobox寫的日期是2024年12月3日,但內文寫2023年12月3日。--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祝你在亂流下平安 2025年7月30日 (三) 11:26 (UTC)
完成:感謝指出。應為2023年12月3日。--Saimmx(留言) 2025年7月30日 (三) 11:29 (UTC)
(2) 考證
[编辑]- (!)意見:除了被WP:CITEUNSEEN標為通常可靠的來源:
- NDTV——知名印度媒體的觀點文章,用於此處轉述觀點應無問題。
-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並非媒體,與
有媒體發現
不符。不妨直接點名。 - 社團法人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引述歷史事實,看起來還算客觀,但可靠性須另外評估。
- Strategic News Global——可靠性須另外評估。
- 新印度時報——知名印度媒體,引述二手觀點,應無問題。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引述一手觀點,應無問題。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與IORG針對在網路上的謠言進行查核。
——此句戛然而止……可以考慮補上兩家機構的查核結果?
- 其他來源未看出問題。--SuperGrey (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3:03 (UTC)
- 感謝題點。本人回應幾點:
不妨直接點名
:已補充(Special:DIff/88422269)Strategic News Global——
:Who We Are與英維搜尋可供參照社團法人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
:我才發現原來社團法人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就是One-Forty。從簡介來看沒太大問題,不過網址上的「blog」字可能會有人希望解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與IORG針對在網路上的謠言進行查核。——
:已補充(Special:DIff/88422379)
- --Saimmx(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3:33 (UTC)
- 仍然看不出Strategic News Global的可靠性。這樣吧,先以點名的方式處理,我認可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既然也提名了英維GA,可以把來源放到en:WP:RS/N上看看英維的意見?--SuperGrey (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3:49 (UTC)
- here you are--Saimmx(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4:21 (UTC) 1
- 英維有人砍掉那句了(Special:Diff/1302575513),理由是Strategic News Global不可靠且無法驗證該斷言。我這邊也砍掉對應中文了。--Saimmx(留言) 2025年7月26日 (六) 08:27 (UTC) 1
- 仍然看不出Strategic News Global的可靠性。這樣吧,先以點名的方式處理,我認可
(3) 涵蓋面
[编辑]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已覆蓋主要方面。--SuperGrey (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3:14 (UTC)
- (!)意見:雖然GA對條目結構並無要求,但個人認為,協議簽訂和執行的部分最好單獨劃分一個章節(如果內容足夠),而不是列在「反應」章節下。個人理解「反應」章節應該是關於簽訂前後引發反應。--Nebulatria 2025年7月25日 (五) 07:42 (UTC)
:抱歉打断公示,我认为此条目的涵盖面存在明显失衡。作为关于外交备忘录的条目,全文中直接介绍备忘录内容的文字居然只有1/10,剩余的绝大部分是在介绍背景以及后续的抗议活动。如果该条目的主题是后续抗议倒没问题,但既然主题是一篇外交协议,就应该至少介绍备忘录中被可靠来源提及的条文。简单阅读了一下文中给出的新闻报道,发现条目遗漏了多条私以为相当重要的条目:例如来源19提及的“明定印度移工開放行業及人數由台灣方決定,印度方將依台灣方需求招募及訓練印度移工”就是相当重要的内容,表明印度工人的招聘数量直接由雇主按需决定;“並優先以具備一定學經歷、英文能力佳的印度勞工為對象”也是对于政策执行的重要细节,然而这些内容在条目内均没有提及。——Mirfaek 2025年7月28日 (一) 22:10 (UTC)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
- 英维那边是以「protest」为主题的,根据现有内容,我更倾向于把标题更改为「守护民主台湾大游行 123别印来」之类的。--深鸣(留言) 2025年7月29日 (二) 00:31 (UTC)
- 我曾有向原作者提議移動,但未獲回應,因此卡住。這次我將正式移動條目。--Saimmx(留言) 2025年7月29日 (二) 01:20 (UTC)
- 有管理員已移動至后续抗议,將主題聚焦在抗議活動中了(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Special:Diff/88482283)。我本人也是以后续抗议為主題撰寫。另外,也對您提出的相對應內容做出擴充。@Mirfaek:你看這樣如何?還是還有更多須要擴充的地方?--Saimmx(留言) 2025年7月29日 (二) 04:21 (UTC)
- 可,我划票了。——Mirfaek 2025年7月29日 (二) 06:09 (UTC)
(4) 中立
[编辑]符合优良条目标准。--SuperGrey (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7:50 (UTC)
(5) 穩定
[编辑]符合优良条目标准。--SuperGrey (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3:15 (UTC)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查編輯歷史,條目足夠穩定。--Nebulatria 2025年7月25日 (五) 07:36 (UTC)
(6) 多媒體
[编辑]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建議:雖然並非GA標準要求,建議為圖片添加
alt
資訊(WP:ALT)。--SuperGrey (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3:17 (UTC)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文中所用媒体属公有领域,无版权疑虑。--深鸣(留言) 2025年7月28日 (一) 05:28 (UTC)
公示区
[编辑]- 在中立章節於2025年7月24日 (四) 17:50通過後,依照程序,「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將進入「入選等待期」。請諸位「內容評選協調員」檢查評審流程是否正確。若正確,請讓條目進入5日「公示期」。--Saimmx(留言) 2025年7月25日 (五) 00:20 (UTC)
进入公示期:2025年7月30日 (五) 04:24 (UTC)结束。——自由雨日🌧️❄️ 2025年7月25日 (五) 04:24 (UTC)
- 由於有足以推翻公示期的異見,將回到「一般評審期」。--Saimmx(留言) 2025年7月29日 (二) 02:20 (UTC)
- 在2025年7月29日 (二) 06:09 (UTC),Mirfaek抵銷反對票後,依照程序,「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前「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將進入「入選等待期」。請諸位內容評選協調員檢查評審流程是否正確。若正確,請讓條目進入5日「公示期」。--Saimmx(留言) 2025年7月29日 (二) 12:01 (UTC)
- 個人認為符合評審流程,
進入5日「入選公示期」,2025年8月3日 (日) 15:34 (UTC)結束。--SuperGrey (留言) 2025年7月29日 (二) 15:34 (UTC)
- 個人認為符合評審流程,
- 在2025年7月29日 (二) 06:09 (UTC),Mirfaek抵銷反對票後,依照程序,「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前「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將進入「入選等待期」。請諸位內容評選協調員檢查評審流程是否正確。若正確,請讓條目進入5日「公示期」。--Saimmx(留言) 2025年7月29日 (二) 12:01 (UTC)
- 「入選公示期」通過,
入選優良條目。皇家水手 2025年8月4日 (一) 01:02 (UTC)
優良條目評選
[编辑]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社會科學 - 政治、社會科學 - 活動與選舉,提名人:皇家水手 2025年8月4日 (一) 01:11 (UTC)
- 投票期:2025年8月4日 (一) 01:11 (UTC)至2025年8月11日 (一) 01:11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5年9月10日 (三) 01:12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已通過試行新制,可參考當中意見決定是否支持。皇家水手 2025年8月4日 (一) 01:11 (UTC)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深鸣(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02:01 (UTC)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02:05 (UTC)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英國皇家歐拉夫王子(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03:17 (UTC)
- 個人認為此條目主題與內容不太搭配,不太清楚這個條目是要寫12月3日的遊行,還是整個「反對引進移工」事件。若是前者,遊行的內容太少,多是背景與後續發展,我看到標題以為是要講遊行的,但只有一點點;另一方面,目前的內容看起來比較像是介紹整個「反對引進移工」事件,這樣要考慮改條目標題。--A.K. 留言※簽名 2025年8月4日 (一) 03:35 (UTC)
- @Saimmx。皇家水手 2025年8月4日 (一) 04:09 (UTC)
- 條目標題不影響本評選,頂多在討論頁做命名討論。--Sinsyuan✍️ 2025年8月4日 (一) 05:07 (UTC)
- 我的意見是「文不對題」,並非僅是命名的問題。--A.K. 留言※簽名 2025年8月4日 (一) 05:26 (UTC)
- 我再說兩句,參考文獻3,「報導者」對於12月3日的抗議,有較為完整且全面的報導,可惜本條目未整理出精髓。此次事件有2次抗議,第一次抗議(12月3日)是網路上號召,臨時組成的雜牌軍,其中主要成員均無社會運動經驗,他們的遊行主題「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和4點訴求(全面暫緩新增移工來源國、要求政府提供具實效的人民發聲平台、增訂移工管理專法、改善台灣勞動環境)關聯性較低,原先訴求有針對印度移工,但後來將印度國名移出訴求中;第二次抗議(12月10日)並非響應第一次抗議,和第一次抗議沒有關係,是另一個團體台灣移工聯盟(MENT)主辦的活動,臺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是MENT的其中一個成員。12月10日活動是MENT一系列活動之一,在之前他們已經有許多場活動,訴求是延續的。12月3日抗議的主題與訴求明顯有差異,以此作為條目標題,會讓人誤解整個事件。(本人解讀為原先導火線為要引進印度移工引起恐慌,但後來2次抗議均不針對印度,而是希望檢討整體移工政策)--A.K. 留言※簽名 2025年8月4日 (一) 06:56 (UTC)
- 我不太明白第一次抗議的遊行主題和四大訴求如何沒有關聯。至於「
2次抗議均不針對印度
」,或許這些雜牌軍的訴求有修正,但很明顯有相當數量的人並不同意這個說法。多數媒體關注與討論的,也明顯為這些雜牌軍的第一次抗議、以及該抗議背後的外部影響因素(如中國、假新聞、歧視等)。第二次抗議確實與第一次抗議的關係較小。如果兩者的關聯不大,或許把第二次抗議從條目移到其他合適條目,也是可行方案。--Saimmx(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07:35 (UTC)- 解析12月3日遊行主題「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前半句第一眼看到我還以為是個政治活動,看起來是為了吸引眼球的,和移工議題關聯度不大;後半句有諧音「別硬來」、「印度別來」的意涵,但該活動後來也不針對印度。綜合來講,這並不是好的遊行主題,吸引眼球有餘,但是和主題契合度不足。--A.K. 留言※簽名 2025年8月4日 (一) 07:50 (UTC)
- 只能說「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是人家訂的。自己發明其他標題,恐怕也無濟於事(之前的「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也和抗議說的事實不同):他們認為活動不針對印度、後來也確實修改了訴求,但很明顯其他人並不同意這個說法,還是往歧視、印度等角度去探討。
- 這其實有點麻煩:抗議者並不同意他們「歧視印度」,但這就是可靠來源的評價。--Saimmx(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08:39 (UTC)
- 解析12月3日遊行主題「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前半句第一眼看到我還以為是個政治活動,看起來是為了吸引眼球的,和移工議題關聯度不大;後半句有諧音「別硬來」、「印度別來」的意涵,但該活動後來也不針對印度。綜合來講,這並不是好的遊行主題,吸引眼球有餘,但是和主題契合度不足。--A.K. 留言※簽名 2025年8月4日 (一) 07:50 (UTC)
- 我不太明白第一次抗議的遊行主題和四大訴求如何沒有關聯。至於「
- 條目標題不影響本評選,頂多在討論頁做命名討論。--Sinsyuan✍️ 2025年8月4日 (一) 05:07 (UTC)
- 我先用端傳媒的臉書增加了一點細節說明。Alankang的後續說明,我會看一下後,想想怎麼擴充。--Saimmx(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07:21 (UTC)
- @Saimmx。皇家水手 2025年8月4日 (一) 04:09 (UTC)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金色黎明(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04:33 (UTC)
- (!)意見:引用之一的時代雜誌文章(https://time.com/6333753/india-taiwan-labor-pact-china-tensions),是Sudhi Ranjan Sen、Shruti Srivastava、及Betty Hou三位共同著作。這篇文就是轉載引用4的彭博新聞社同一篇文,差別只是標題不同。這是重複了。--Outlookxp(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07:09 (UTC)
- 你說得沒錯,的確重複。只是因為時代雜誌沒有付費牆所以弄了上去。我這邊先移除了。--Saimmx(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07:44 (UTC)
- (!)意見:其他反應章節第一段
據媒體報導,許多印度人認為該遊行具有歧視性質
,但後面只引了一位受採訪者的「認為」,歧視是個人感受,不應該用作肯定句總結,建議修改為接受採訪的在臺印度人或許表達了歧視的感受
,另外端傳媒的來源要付費才能完整閱讀,不建議使用。—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07:23 (UTC)- 首先,付費牆不是拒絕來源的理由。再來,端傳媒的來源品質非常好,對文章有關鍵作用。缺少這個來源,會讓文章有嚴重缺失。恕我難以同意「不建議使用」的建議。
- 至於歧視,我稍等會進一步擴充印度人的說法。印度人對抗議的反感是有的,而且不只一位。「
或許表達了歧視的感受
」很難反應可靠來源的說法。--Saimmx(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07:41 (UTC)- 這裡要注意的是,歧視是媒體加上還是受採訪者自己說出來,前者是媒體自行解讀,後者是受採訪者覺得,兩種情況都不中立,所以才建議不要這麼果斷,受採訪者不能代表全體的意見。--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08:08 (UTC)
- 就我閱讀的結果,我認為「歧視」除了是媒體評價外,也是受訪者自己、還有其他外部人士(如范琪斐)的評價。目前為止看到明確反對「歧視」評價的,只有抗議者而已。Nithin或孫治本可能比較同情或緩頰,但也是提及了歧視性質。--Saimmx(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08:29 (UTC)
- 這裡要注意的是,歧視是媒體加上還是受採訪者自己說出來,前者是媒體自行解讀,後者是受採訪者覺得,兩種情況都不中立,所以才建議不要這麼果斷,受採訪者不能代表全體的意見。--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08:08 (UTC)
- 中立性非常差,先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幾乎全篇都是傾向親政府敘事的資訊,對於政府態度反覆(先堅決反駁稱是假信息,突然又簽了備忘錄)的批評在當時的新聞中占比頗大,怎麽條目中幾乎隻字未提?而且我記得之前有新聞說政府宣稱將優先引入印度東北部少數民族邦的移工以釋除疑慮,這個怎麽也沒提?而且這個條目到底是要寫單一示威還是整個備忘錄引起的爭議?如果是寫單一示威這個比重(僅以極少筆墨提及示威過程)是嚴重不均的,建議仍將主題退回原來的備忘錄。--🎋竹生🎍 2025年8月4日 (一) 15:04 (UTC)
- 我這條目參考的主要新聞網站為上報、公視、中央社、報導者、端傳媒、天下雜誌還有NHK。我沒在這些新聞找到你說的「政府態度反覆」,反而是往中國認知戰或抗議的歧視性質探討,所以當時沒有寫進去。印度方面的專家也通常把抗議定性為「歧視」([1], [2], [3])。
- 不過讀了一下風傳媒的報導,確實有指責政府的聲音在(黃珊珊、侯友宜競辦、風傳媒社論)。我來想想這些內容要如何寫進去。另外我也會去想辦法擴充公視的新聞。
- 我不太確定你平時收看什麼新聞,但我想我接收到的世界,肯定與你完全不同。這邊希望你指點一下是從哪裡吸收新聞。--Saimmx(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16:07 (UTC)
- [4],[5],[6],[7],[8],這幾個來源或許可以參考?不過感覺會離題很遠和主編從「遊行」出發的點不同。--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16:27 (UTC)
- (:)回應,正如您提到侯友宜競辦,本條目所涉及的主題作為選舉攻防議題,有反對政府的意見是顯而易見甚至非常好找的,稍微谷歌搜一下就會出來一大堆(我也不太清楚為啥印度來源都找的到這些卻找不到)。不過正如您在下面「我想說的主要應該是」中所述,您將這個條目圍繞(政府方一直宣稱的)「中國假新聞介入論」來寫,自然而然很容易漏掉那些與之相反的批評施政的觀點,才會導致這樣一個藍綠之間針鋒相對的議題在寫出來的條目中變成幾乎只有親綠營方的聲音。
- 關於條目的比例問題(或者說命名問題),我的看法與Mirfaek君不太一樣,整件事件都屬於備忘錄的影響和後續,對於本身可以作為一個政治爭論點的備忘錄來說並不會造成很明顯的比重失衡,且在公平考慮藍綠白三方的不同論點後達致中立也並不是難事,仍使用原有的「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為妥。--🎋竹生🎍 2025年8月5日 (二) 15:14 (UTC)
- 「
這個條目到底是要寫單一示威還是整個備忘錄引起的爭議?
」 - 我想說的主要應該是2023年12月3日這場示威背後的外部因素及前因後果:例如臺灣人對印度人的迷思、假新聞如何透過社群媒體傳播、還有中國在示威背後的角色等。事實上,我是在擴寫安洵文件泄露事件時讀了NHK的新聞,才決定寫這篇的。所以你要說的話,我會偏向單一示威。
- 在Mirfaek點出以備忘錄為主題的問題後,我認為把主題定在備忘錄,可能無法說明我想說的東西。
- @Mirfaek:你怎麼看Newbamboo的說法?示威過程與中立性還是有嚴重缺失嗎?還是你覺得條目方向是對的?--Saimmx(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17:13 (UTC)
- 我不知道你想用条目说什么,如果写单一示威的话内容非常简陋,但我没有能力对这种条目进行详细评审与指导。——Mirfaek 2025年8月4日 (一) 18:09 (UTC)
- 唔,我本來想用條目說的主題,應該是抗議活動。具體來說是抗議活動的前因後果:也就是為什麼有抗議?別人如何看待該次抗議?還有抗議之後造成什麼影響?不過按照你們的說法看來,應該也要多多描述「抗議活動那天發生了什麼事」才是。--Saimmx(留言) 2025年8月4日 (一) 18:48 (UTC)
- 我不知道你想用条目说什么,如果写单一示威的话内容非常简陋,但我没有能力对这种条目进行详细评审与指导。——Mirfaek 2025年8月4日 (一) 18:09 (UTC)
- (1) 我大概了解主編想要寫政府想引進印度移工引發的抗議事件,但選擇12月3日抗議團體的主題作為條目名稱不是好的選項,因為「反對增加新移工國」這個團體本身就是個鬧劇(諸如:訴求改來改去;總召說這只代表他的意見,不包括其他人;12月3日活動過後該團體就解散,後續不了了之),選他們未深思熟慮訂出的主題作為條目名稱,可能會模糊了焦點;(2) 另外,本條目第一句:「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為一場於2023年12月3日舉行的抗議活動,主要訴求為反對臺灣政府引入印度籍移工,未反映全部的面貌,抗議團體內部意見分歧,雖然有人還是堅持反對印度移工,但該團體正式訴求已移除反對印度移工。--A.K. 留言※簽名 2025年8月5日 (二) 00:32 (UTC)
- 建議回到原本的命題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調整一下時間順序,就沒那麼不協調了,這樣也容易調整擴充。--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8月5日 (二) 00:52 (UTC)
- 或者可以考慮改為“反對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運動”。皇家水手 2025年8月5日 (二) 02:19 (UTC)
- 沒有運動啊?這僅只是一天的活動,團體也解散了。--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8月5日 (二) 02:26 (UTC)
- 主編辛苦了,我建議冷靜一下先不用急著回應所有的問題。這個事件本來就有很多的面向可切入,不是那麼容易寫。或許可以先思考若是5年、10年後再回來看這個事件,有什麼是值得注意的點。--A.K. 留言※簽名 2025年8月5日 (二) 02:37 (UTC)
- 啊,謝謝你的支持。我之所以「
急著回應所有的問題
」,是因為目前的優良條目評選期間為七天:如果打算要在七天內取得六票以成為優良條目,我自然會試圖回應所有可能的問題。 - 如果你要說這個事件「
有什麼是值得注意的點
」的話,身為一位在兩到三年後回來看這個事件的人,我主要看到的點,是這起抗議遊行背後的趨勢。沒錯,抗議本身是烏合之眾;但按照我讀到的來源,引發抗議的背景因素、還有抗議對政策的影響,是最多來源討論的東西。 - 如果在2028年以致2033年,我想最值得注意的應該有:
- 臺灣人對移工與印度人的成見,如何引發一場在印度人看來很冒犯的遊行。
- 誤導性帖子以致假新聞,如何透過社交媒體快速傳播。
- 和臺印外交關係都很緊張的中國,如何間接影響抗議遊行。
- --Saimmx(留言) 2025年8月5日 (二) 03:03 (UTC)
- 啊,謝謝你的支持。我之所以「
- 主編辛苦了,我建議冷靜一下先不用急著回應所有的問題。這個事件本來就有很多的面向可切入,不是那麼容易寫。或許可以先思考若是5年、10年後再回來看這個事件,有什麼是值得注意的點。--A.K. 留言※簽名 2025年8月5日 (二) 02:37 (UTC)
- 我有考慮過類似名字,但我不確定這樣命名是否符合WP:常用名稱和NC:易於識別的方針。逕自給條目新的名字,那怕是敘述性標題,是否有原創研究之嫌?這是我抓不准的地方。--Saimmx(留言) 2025年8月5日 (二) 03:08 (UTC)
- 趕在評選期內修改好我是覺得很趕,會不會太勉強。條目名稱也許不用想太多,或許可以參考英文維基條目的命名方式,如「2023年台灣反印度移工事件」。--A.K. 留言※簽名 2025年8月5日 (二) 04:05 (UTC)
- 我編寫時算是把我知道的都寫出來了。先前討論的問題也盡可能解決了。所以現在突然多出許多修改意見,甚至被形容為「太過勉強」,其實相當出乎我意料之外。
- 會「
想太多
」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在英維,翻譯不是原创研究,所以能翻譯為描述性的「2023年反印度移工遊行」。但在中維,可能要用最多人提及的標題比較好。更何況沒有人使用「2023年台灣反印度移工事件」(Google, DuckDuckGo)一詞。我不確定「维基百科:命名常规」有哪條理據能使用「2023年台灣反印度移工事件」一詞?「非批判性的描述性名称」能嗎?
- --Saimmx(留言) 2025年8月5日 (二) 04:40 (UTC)
- 竹生君建議的「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以及我建議的「2023年台灣反印度移工事件」均可以列為條目選項。備忘錄是引發一連串事情的導火線,若選此為條目名稱,可由此展開;英文條目的直譯為「2023年台灣反印度移工抗議」,這個命名更聚焦於「台灣反印度移工」引發各界的關注,我將英文條目的「抗議」改為「事件」,因為事件的涵蓋面較廣,這件事不單純只包括抗議活動。另外,閣下顧慮「2023年台灣反印度移工事件」在搜尋引擎找不到是正常的,因為外界目前還沒有對此議題的前因後果有完整的論述,此條目若寫得好,那就是第一個了,所以我認為不要受限於既有的規則,選擇最合適的方式去做。--A.K. 留言※簽名 2025年8月6日 (三) 01:50 (UTC)
- 最後只能以WP:IAR支持嗎……我這邊整理一下幾個提案:
- Newbamboo, Tisscherry: 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
- Alankang: 2023年台灣反印度移工事件
- 另外本人也有考慮「2023年台灣反印度移工遊行」、「2023年台灣印度移工爭議」、「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爭議」等想法。這幾天決定好風格後,應該會再度提出移動請求。--Saimmx(留言) 2025年8月6日 (三) 08:02 (UTC)
- 最後只能以WP:IAR支持嗎……我這邊整理一下幾個提案:
- 竹生君建議的「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以及我建議的「2023年台灣反印度移工事件」均可以列為條目選項。備忘錄是引發一連串事情的導火線,若選此為條目名稱,可由此展開;英文條目的直譯為「2023年台灣反印度移工抗議」,這個命名更聚焦於「台灣反印度移工」引發各界的關注,我將英文條目的「抗議」改為「事件」,因為事件的涵蓋面較廣,這件事不單純只包括抗議活動。另外,閣下顧慮「2023年台灣反印度移工事件」在搜尋引擎找不到是正常的,因為外界目前還沒有對此議題的前因後果有完整的論述,此條目若寫得好,那就是第一個了,所以我認為不要受限於既有的規則,選擇最合適的方式去做。--A.K. 留言※簽名 2025年8月6日 (三) 01:50 (UTC)
- 趕在評選期內修改好我是覺得很趕,會不會太勉強。條目名稱也許不用想太多,或許可以參考英文維基條目的命名方式,如「2023年台灣反印度移工事件」。--A.K. 留言※簽名 2025年8月5日 (二) 04:05 (UTC)
- 沒有運動啊?這僅只是一天的活動,團體也解散了。--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8月5日 (二) 02:26 (UTC)
- 或者可以考慮改為“反對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運動”。皇家水手 2025年8月5日 (二) 02:19 (UTC)
- 建議回到原本的命題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調整一下時間順序,就沒那麼不協調了,這樣也容易調整擴充。--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8月5日 (二) 00:52 (UTC)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另名稱可移動無妨,抱歉我當時未注意留言處的請求
- --Kanshui0943(留言) 2025年8月6日 (三) 09:27 (UTC)
- @Kanshui0943不只是名稱的問題。--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8月6日 (三) 09:47 (UTC)
- Kanshui0943指的是我先前提問的「User talk:Kanshui0943#考慮移動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因為條目的內容一直是講「對備忘錄有所不滿,所引發的抗議。」更進一步而言,是「抗議的前因後果」。我不打算撰寫備忘錄的細部條文說明,未來也不想寫這個,所以當時就有發現以「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為標題,可能有離題之嫌。之後Mirfaek的評審也有類似的想法。但現在又被說有離題或誤導,所以又要重命名。
- 蠻不確定現在要做什麼了。光是要把反對政府意見的比重拉上來,我就已經夠頭大了。結果比重問題上面多了標題命名,感覺就是一團亂麻。--Saimmx(留言) 2025年8月6日 (三) 14:52 (UTC)
- @Kanshui0943不只是名稱的問題。--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8月6日 (三) 09:47 (UTC)
- 這邊有點想法了。但我不想再被說離題而要求移動標題或修改比重,所以想討論一下。先講講我對條目與標題的幾個基本看法:
- 這邊有幾個方案:
- 現行方案:「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
- 支持:Mirfaek
- 理由:常用名稱、抗議遊行標題
- 問題:離題、內容比重不均、無法反應抗議事件全貌
- 回歸方案:「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
- 支持:Newbamboo、Tisscherry
- 理由:切題、容易擴充、常用名稱
- 問題:Mirfaek認為在這個標題下,需要回頭補充具體條文,但我不打算撰寫具體條文(Newbamboo認為只討論備忘錄探討政治爭論而不討論具體條文,並不會造成比重不均)、需請求管理員移動
- 新標題方案1:「反對臺印移工合作備忘錄運動」
- 支持:Royal Sailor
- 理由:切題、容易擴充
- 問題:非常用標題,需探討是否違反非原創研究方針與命名常规方針、Tisscherry認為該抗議活動並非運動(只有一天、團體也解散了),有誤導之嫌。
- 新標題方案2:「2023年台灣反印度移工事件」
- 支持:Alankang
- 理由:切題
- 問題:非常用標題,需探討是否違反非原創研究方針與命名常规方針(Alankang認為可用忽略規則方針支持)
- 現行方案:「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
- 說說我這邊的看法。除了現行方案外,我對「回歸方案」與「新標題方案2」都有興趣。我認同「回歸方案」的原因是常用名稱,但我不打算補充具體條文,需要確定具體條文作為抗議背景是否真有必要、或是有人願意撰寫。「新標題方案2」則是認同該標題切合條目主題,但並非常用名稱、要動用忽略規則方針的話,需要尋求共識,以便在「常用標題」方面妥協。如果有其他方案,也歡迎建議。
- 這邊希望能有個標題移動的共識。感謝。--Saimmx(留言) 2025年8月7日 (四) 04:42 (UTC)
- 我感覺標題問題無法短期內有結論,不過問一下@Newbamboo:我之後在從風傳媒和東森加上一些批評意見,但我不確定現在版本(Special:Diff/88630534)的比重是否合適、以及比重大概要多少才算中立。--Saimmx(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15:58 (UTC)
「臺灣政府」?還同時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議處理一下用詞問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8月9日 (六) 20:54 (UTC)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
- @Ericliu1912:已協助處理。--Sinsyuan✍️ 2025年8月10日 (日) 01:13 (UTC)
- 已劃票。——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8月10日 (日) 10:42 (UTC)
- PRC是我加上的。。。在这之前是中台并列--Skyjjjjjjzzh(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09:43 (UTC)
- @Ericliu1912:已協助處理。--Sinsyuan✍️ 2025年8月10日 (日) 01:13 (UTC)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6张,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1张,无效票0张,
未能入選優良條目—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8月11日 (一) 01:18 (UTC)
標題問題
[编辑]標題問題在前面GAN說明有所總結。但目前我不確定如何更名。先放在這邊。--Saimmx(留言) 2025年8月20日 (三) 11:5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