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節日與歲時列表
本文列出中華民國的主要節日與歲時,包括放假和不放假的國定紀念日與節日,以及常見的傳統節日。
紀念日及節日依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實施。2001年起,中華民國政府機關及公私立各級學校實行「週休二日」,即每週六、日放假,每週六、日屬於國定假日。2006年中秋節假期以來,節假日如遇到週二、四等,還會採取中間上班日(週一、五)調整放假,形成至少4天連續的「彈性假期」(但擇另一星期六補班、補課)。2015年起,對公部門實施節假日與週末重疊則補假的新假期制度:若與星期六重疊,則星期五補假一天;若與星期日重疊,下星期一即補假一天。私人事業單位自2016年1月1日起亦將全面實施勞工「週休二日」,自此全面實施「週休二日」。
2015年12月31日之前,臺灣適用「雙週84工時」的勞工,放假規定大致與1998年到2001年的「隔週週休二日制」放假規定相同,不過也有與勞工約定比照公部門休假的私人事業單位。2015年5月1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雙週84小時的工時上限改為單週40小時,每天工作不得超過8小時。法案三讀通過後,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週休二日」,此修正案不包括《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的彈性工時勞工。
2019年,行政院為考量分散春節輸運,核定於2020年起,除夕前一日(即小年夜)也調整放假,但另擇一星期六補班、補課,自此春節假期將至少長達7天。
近年來節日法制化呼聲四起,2025年5月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中國國民黨和台灣民眾黨黨團共同提出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於5月28日公布實施。原本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於2025年6月6日廢止。
國定假日與節日列表
[编辑]中華民國的國定假日與節日,依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實行。紀念日及節日之放假日,得由行政院所屬中央各業務主管機關調移並公告之。除此之外,中華民國實行「週休二日」,即每週六、日放假,有時尚有「彈性放假」的情形出現。例如放假日遇到星期六與星期日時,補假一天
依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第3條紀念日之名稱及日期、第 7 條紀念日,各機關應懸掛國旗,
因10月有中華民國國慶日和台灣光復節這兩個與中華民國密切相關的紀念日,故當月亦俗稱為「光輝十月」[1]。
名稱 | 日期 | 由來 | 節日性質 | 放假日 |
---|---|---|---|---|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 | 1月1日 | 紀念1912年同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南京成立,亦為「新曆元旦」(公曆/陽曆新年)並舉行紀念活動。 | 紀念日 | 放假 |
小年夜 | 農曆臘月最後二日 | 漢族傳統民俗,於農曆新年前二日 | 民俗節日 | 放假 |
農曆除夕 | 農曆臘月最後一日 | 漢族傳統民俗,於農曆新年前一日守歲、辭年。 | 民俗節日 | 放假 |
春節/道教節 | 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 (道教節僅限正月初一) |
漢族民俗節日,舊時元旦,農曆/陰曆新年。 | 民俗節日 | 從初一開始放假至初三。 |
元宵節 | 農曆 正月十五 | 每年首次月圓,道教亦稱上元節,舉行祈福儀式。人們會張燈結綵慶祝,國內則有各地燈會、平溪天燈、苗栗𪹚龍、鹽水蜂炮、台東炸寒單等知名慶典 | 民俗節日 | 不放假 |
消防節 | 1月19日 | 民國 84 年內政部 消防署成立,同年 12 月 1 日內政部核定每年 的 1 月 19 日為「消防節」,將每年的 1 月定 為防災月,並自隔年起生效,每年到了這時節, 各地消防局會舉辦擴大防火宣導,藉以加強民 眾的防災意識。 | 節日 | 消防人員依主管機關規定放假。 |
農民節 | 定於立春日 | 民國三十(一九四一)年三月十二日,當時國民政府農林部在戰時首都重慶,舉行第一次全國農林行政會議。出席代表一致認為中國以農立國,應規定節日讓農民紀念慶祝同時舉辦各種競賽頒獎,鼓勵農業改進,當經決議,定每年立春日(國曆二月四日前後)為農民節,呈奉行政院核定公布。 | 節日 | 不放假 |
和平紀念日 | 2月28日 | 1997年起,為悼念1947年之二二八事件,全國各機關並降半旗,以示哀悼並舉行紀念活動。 | 紀念日 | 放假 |
婦女節 | 3月8日 | 引進國際節日,紀念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之貢獻,亦藉以反思性別議題。 | 節日 | 不放假 |
國父逝世紀念日 | 3月12日 | 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逝世,因同為植樹節,故以藉此提倡林木保育。 | 紀念日 | 不放假 |
反侵略日 | 3月14日 | 因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制訂的《反分裂國家法》,警惕其對中華民國政權之威脅 | 紀念日 | 不放假 |
青年節/革命先烈紀念日 | 3月29日 | 1998年起,為紀念黃花崗起義而立定,同為青年節、舉行中樞春祭國殤。 | 紀念日、節日 | 不放假 |
兒童節/婦幼節 | 4月4日 | 1931年中華慈幼協濟會呈請政府部門及響應1925年日內瓦會議通過之《兒童權利宣言》。曾易動為未放假之節日,2011年起再度回復放假。 | 節日 | 放假 |
清明節(民族掃墓節) | 農曆清明 | 漢族民俗節日。依節氣清明之陽曆日期為準,通常落在4月4日(兒童節)或4月5日。 | 民俗節日 | 放假 |
國際醫師節 | 3月30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言論自由日 | 4月7日 | 時任臺南市市長賴清德於2012年宣佈訂立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以紀念黨外政論雜誌《自由時代》週刊創辦人與民主鬥士鄭南榕在1989年同日,為追求言論自由而自焚逝世,及其犧牲奉獻的殉道精神。2016年12月22日,行政院宣布訂定言論自由日為國定紀念日,並於2025年5月28日總統令制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納入全國紀念日之一[2]。 | 紀念日 | 不放假 |
勞動節 | 5月1日 | 紀念勞工對社會與經濟的之貢獻。 | 節日 | 放假 |
國際護師節 | 5月12日 | 紀念近代護理學和護理教育的創始人南丁格爾而訂定的。 | 節日 | 不放假 |
母親節 | 5月第二個星期日 | 紀念女性生育者、養育者之恩情與貢獻。 | 節日 | 同為例假日。 |
佛陀誕辰紀念日 | 農曆四月初八 | 紀念釋迦牟尼誕辰,亦稱「浴佛節」。 | 宗教節日 | 不放假 |
端午節 | 農曆五月初五 | 漢族民俗節日,驅除瘟疫、紀念楚國詩人屈原逝世。 | 民俗節日 | 放假 |
中元節(盂蘭盆節) | 農曆 七月十五 | 道教稱中元節,佛教稱盂蘭盆節,雖各有典故但皆會設祭壇「普渡」孤魂野鬼或惡鬼(餓鬼),使祂們的罪孽或痛苦能減輕一點。事實上整個農曆 七月皆有人設案普渡。國內較有名者如「基隆中元祭」以及雲林的「虎尾中元祭」 | 民俗節日 | 不放假 |
環境日 | 6月5日 | 世界環境日(JME - Journée Mondiale de l'Environnement; WED - World Environment Day)定於每年的6月5日,是聯合國鼓勵全球居民提高環保意識和採取環保行動的主要力量。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於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會議通過了將每年的6月5日作為「世界環境日」的建議,於1974年首次舉辦。如今,世界環境日已經成為全球100多個國家的利益相關者積極採取環保行動的重要平台。世界環境日還作為「人類的節日」,呼籲民眾採取積極的環保行動,以集小溪而成江海的力量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 | 節日 | 不放假 |
國家海洋日 | 6月8日 | 世界海洋日是定在每年的6月8日。1992年,該節日的構想由加拿大國際海洋發展中心(ICOD)和加拿大海洋研究所(OIC)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首次提出。世界海洋日原先並非聯合國的官方紀念日,但2008年得到了聯合國的認可,至2009年聯合國首次慶祝世界海洋日。該節日旨在支持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落實,並鼓勵公眾參與保護海洋和可持續管理海洋資源。 | 節日 | 不放假 |
警察節 | 6月15日 | 紀念1953年同日,《警察法》頒佈施行[3][4]。 | 紀念日 | 警察人員依主管機關規定放假 。 |
原住民抵抗日 | 6月26日 | 1895年10月31日是原住民族的歷史傷痛日,當時日本殖民政府發佈了「日令第26號」,強行沒收原住民土地,讓許多族人流離失所。雖然戰後這個命令被廢止,但土地至今並未完全歸還,這也是「還我土地」運動的根源。因此,透過立法將這一天定為「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紀念日」。1914年6月26日,太魯閣族成功擊退日軍,這是抗爭精神的象徵,透過立法定為「原住民族抵抗日」 | 紀念日 | 不放假 |
漁民節 | 7月1日 | 臺灣四面環海,漁業一直是我國蓬勃發展的產業,對於促進經濟發展功不可沒,為了感念漁民對我國漁業的貢獻及付出,台灣省漁會於民國48年11月25日,在臺中市舉行的第四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時專案提出,並選定漁業法公布施行的7月1日為漁民節,獲得一致通過。而省漁會依據大會決議,在民國48年12月19日呈報請台灣省政府轉請內政部核定,民國49年4月12日由內政部同意每年7月1日為漁民節,至此,漁民多年企望的漁民節,終於確定,所以民國49年7月1日為我國首次漁民節。由於各地漁民考量漁捕季節、天候及配合民俗節慶,多於六月至九月間擇期慶祝。 | 節日 | 不放假 |
解嚴紀念日 | 7月15日 | 紀念1987年同日,蔣經國解除長達38年之臺灣省戒嚴令 | 紀念日 | 不放假 |
原住民族日 | 8月1日 | 源自1994年同日,中華民國將台灣原住民族從山胞正名為「原住民」,藉以紀念政府對其地位之肯認與感念其貢獻。 | 節日 | 不放假 |
父親節 | 8月8日 | 紀念男性生育者、養育者之恩情與貢獻。 | 節日 | 不放假 |
抗戰勝利日 | 8月15日 |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英語:Victory over Japan Day,一般簡稱「V-J Day」)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日本投降從而實際上戰爭結束的日期及其後每年的紀念日。由於戰事在各國終止的日期不等,此日在各國也有不同的紀念日期。美東戰時日光時間(UTC-4)1945年8月14日凌晨,美國接獲日本向《波茨坦公告》各國傳遞了投降的決定,當日美國總統哈利·S·杜魯門向全國宣佈了這一消息;美國羅德島州的「勝利日」(8月第2個星期一),即紀念8月14日。日本時間8月15日正午,日本昭和天皇向全國廣播了《終戰詔書》;同日重慶時間上午10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特級上將發表了《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 | 紀念日 | 不放假 |
祖父母節 | 8月第四個星期日 | 為感念祖父母之恩情與貢獻,於2010年8月29日第一次舉辦,並從2011年訂定之。 | 節日 | 同為例假日。 |
八二三紀念日(8月23日) | 8月23日 | 紀念八二三砲戰 | 紀念日 | 不放假 |
軍人節 | 9月3日 | 紀念1945年對日八年抗戰勝利,中樞秋祭國殤。 | 節日 | 軍人依國防部規定放假。 |
國民體育日 | 9月9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國家防災日 | 9月21日 | 紀念日 | 不放假 | |
中秋節 | 農曆八月十五 | 漢族民俗節日,闔家團聚(團圓)之日。 | 民俗節日 | 放假 |
教師節/孔子誕辰紀念日 | 9月28日 | 為紀念「至聖先師」孔子誕辰,故於1998年立定,並藉以感念教師之貢獻。並舉行紀念活動。 | 節日 | 放假 |
中華民國國慶日 | 10月10日 | 紀念1911年同日,革命黨發起武昌起義進而推翻滿清,為中華民國建國奠基並舉行紀念活動。 | 紀念日 | 放假 |
聯合國日 | 10月24日 | 紀念1945年同日,聯合國憲章實施。 | 紀念日 | 不放假 |
臺灣光復節 | 10月25日 | 台灣經歷了日本統治五十年之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5年10月25日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手統治,中華民國政府因此認為台灣、澎湖已回歸中國,故於民國35年10月18日,由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立定此節日以紀念之。 | 節日 | 放假 |
重陽節 | 農曆 九月初九 | 九為至陽之數,九九故名重陽。為民俗上重要的祭祖及敬老日 | 民俗節日 | 不放假 |
海巡節 | 11月8日 | 節日 | 海巡人員依海洋委員會規定放假。 | |
國父誕辰紀念日/中華文化復興節 | 11月12日 | 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誕辰,故於2001年立定之,並為中華文化復興節。 | 紀念日、節日 | 不放假 |
身心障礙日 | 12月3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人權日 | 12月10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移民日 | 12月18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行憲紀念日 | 12月25日 | 紀念1947年同日中華民國憲法正式實施,並於2001年立定之。 | 紀念日 | 放假 |
全國客家日 | 12月28日 | 紀念1988年客家知識份子發起的還我母語運動,於2022年訂定為全國客家日。 | 紀念日 | 不放假 |
原住民族歲時祭儀 | 原住民委員會公告 | 2010年起各該原住民族放假日期,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參酌各該原住民族習俗及徵詢各該原住民族部落意見後公告,並刊登政府公報。 | 民俗節日 | 由原住民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放假日期
[编辑]在法律制定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內有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放假日期:各該原住民族放假日期,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參酌各該原住民族習俗及徵詢各該原住民族部落意見後公告,並刊登政府公報和網站上。
名稱 | 日期 | 簡介 | 節日性質 |
---|---|---|---|
Milaedis/ Misacepo’ / Komoris/Mikesi’捕魚祭(海祭) | 5月1日至6月30日 | amis阿美族傳統祭典 | 阿美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alalikid / Malikoda / Ilisin/Kiloma’an 豐年祭 (阿美族)(收穫祭) | 7月1日至10月6日 | amis阿美族傳統祭典,為感謝五穀豐收等。 | 阿美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isarao平安祭(馬蘭阿美部落) | 12月18日至12月24日 | amis阿美族傳統祭典 | 阿美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isaliliw 狩獵祭(捕鳥祭)) | 12月1日至12月30日 | amis阿美族傳統祭典。 | 阿美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ryax smqas hnuway utux kayal/pslkawtas 感恩祭(祖靈祭) | 7月29日至8月31日 | atayal泰雅族傳統祭典。 | 泰雅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smyatu 播種祭 | 12月20日至隔年2月28日 | atayal泰雅族傳統祭典。 | 泰雅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asalut / masuvaqu 收穫祭(年祭) | 7月1日至9月30日 | paiwan排灣族傳統祭典。 | 排灣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aljeveq 祖靈祭(人神盟約祭/五年祭)) | 9月1日至10月31日 | paiwan排灣族傳統祭典。 | 排灣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anatu,Minhulau 除梳祭 | 3月1日至3月31日 | Bunun布農族傳統祭典。 | 布農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alahtangia/ malahodaigian 射耳祭 | 4月1日至5月31日 | Bunun布農族傳統祭典。 | 布農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Bintusan,Pasantamul 成年禮 | 5月1日至5月31日 | Bunun布農族傳統祭典。 | 布農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Lapaspas 驅疫祭 | 5月1日至5月31日 | Bunun布農族傳統祭典。 | 布農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intuhtuh,Masihaulus 嬰兒祭 | 6月1日至6月30日 | Bunun布農族傳統祭典。 | 布農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Cinsan,Kamaduh 收穫祭 | 7月1日至7月31日 | Bunun布農族傳統祭典。 | 布農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Andaza,Mulading 進倉祭 | 8月1日至8月31日 | Bunun布農族傳統祭典。 | 布農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inhamisan 新年祭 | 10月1日至10月30日 | Bunun布農族傳統祭典。 | 布農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Kahuma 開墾祭 | 10月1日至10月31日 | Bunun布農族傳統祭典。 | 布農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inpinang 播種祭 | 12月1日至12月31日 | Bunun布農族傳統祭典。 | 布農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ugamut 婦女除草完工慶(祭) | 3月5日至3月15日 | Pinuyumayan卑南族傳統祭典。 | 卑南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Kavarasa’an 小米收穫祭 (卡大地布部落、知本部落)Kemaderunan 夏祭 /小米收穫祭 (建和部落)Katupaydiyan 小米收穫祭 (西群部落) | 7月13日至7月20日 | Pinuyumayan卑南族傳統祭典。 | 卑南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ulaliyaban 海祭/小米感恩祭(南王部落) | 7月10日至7月20日 | Pinuyumayan卑南族傳統祭典。 | 卑南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amiyan(年祭)) | 12月15日至隔年1月5日 | Pinuyumayan卑南族傳統祭典。 | 卑南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iyapo 播種祭 | 12月28日至隔年1月4日 | Cou鄒族傳統祭典。 | 鄒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ayasvi 戰祭 | 2月1日]至8月31日 | Cou鄒族傳統祭典。 | 鄒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homeyaya 小米收穫祭 | 7月1日至8月31日 | Cou鄒族傳統祭典。 | 鄒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Tanguriudaudalane 祈雨祭 | 4月1日至4月30日 | Rukai(Ngudradrekai)魯凱族傳統祭典。 | 魯凱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tangidrakakalane/kalabecengane/kalalrisyane 小米歲時祭儀(小米季/祭) | 7月1日至8月31日 | Rukai(Ngudradrekai)魯凱族傳統祭典。 | 魯凱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tabesengane 黑米祭( 茂林區多納部落) | 7月1日至8月31日 | Rukai(Ngudradrekai)魯凱族傳統祭典。 | 魯凱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ta’avalra 勇士祭( 茂林區萬山部落) | 10月1日至10月31日 | Rukai(Ngudradrekai)魯凱族傳統祭典。 | 魯凱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a,owaz 祈天祭 | 4月1日至4月30日 | SaiSiyat賽夏族傳統祭典。 | 賽夏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paSta'ay 巴斯達隘(矮靈祭) | 11月1日至12月15日 | SaiSiyat賽夏族傳統祭典。 | 賽夏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eyvanwa/mamoka/manoyotoyon飛魚祭 | 2月1日至6月30日 | yami雅美族傳統祭典。 | 雅美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eypyapyavehan/meypiyavean 收穫祭 | 5月1日至6月30日 | yami雅美族傳統祭典。 | 雅美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eypazos 祈年祭 | 10月1日至10月15日 | yami雅美族傳統祭典。 | 雅美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eypazos 祖靈祭 | 11月1日至12月31日 | yami雅美族傳統祭典。 | 雅美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Pudaqu 播種祭(含播種後祭、鞦韆祭) | 農曆3月1日至3月15日 | Thau邵族傳統祭典。 | 邵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atansuun 狩獵祭(含白鰻祭) | 8月10日至8月17日 | Thau邵族傳統祭典。 | 邵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Tungkariri Lus’an 祖靈祭 | 農曆8月1日至8月31日 | Thau邵族傳統祭典。 | 邵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Laligi/ sepaw tu lazing 海祭(新社部落) | 3月1日至4月30日 | kevalan噶瑪蘭族傳統祭典。 | 噶瑪蘭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Laligi/ sepaw tu lazing 海祭(樟原、大峰峰部落) | 7月1日至7月31日 | kevalan噶瑪蘭族傳統祭典。 | 噶瑪蘭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Laligi/ sepaw tu lazing 海祭(立德部落) | 8月1日至8月31日 | kevalan噶瑪蘭族傳統祭典。 | 噶瑪蘭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qataban/gataban 豐年祭 | 7月10日日至8月31日 | kevalan噶瑪蘭族傳統祭典。 | 噶瑪蘭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gay Bari 感恩祭 | 7月10日日至8月31日 | Truku太魯閣族族傳統祭典。 | 太魯閣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ibulesak a lisin 播種祭 | 農曆2月1日至3月31日 | sakizaya撒奇萊雅族族傳統祭典。 | 撒奇萊雅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ila’dis 海祭/海神祭/捕魚祭 | 農曆5月1日至6月30日 | sakizaya撒奇萊雅族族傳統祭典。 | 撒奇萊雅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alalikid / ilisin/kailisinan 豐年祭 | 8月1日至9月30日 | sakizaya撒奇萊雅族族傳統祭典。 | 撒奇萊雅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Palamal/ palamalan a lisin 火神祭(火神祭典) | 10月1日至10月15日 | sakizaya撒奇萊雅族族傳統祭典。 | 撒奇萊雅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Smratuc 年祭 | 11月1日至隔年3月31日 | Sediq賽德克族族傳統祭典。 | 賽德克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qaras ktiyan /Smesung Kmetuy 收穫節(祭) | 12月20日至隔年1月5日 | Sediq賽德克族族傳統祭典。 | 賽德克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iatungusu 聖貝祭 | 2月20日至3月31日 | Hla’alua拉阿魯哇族族傳統祭典。 | 拉阿魯哇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Apikaunga 進倉祭 | 11月1日至11月30日 | Hla’alua拉阿魯哇族族傳統祭典。 | 拉阿魯哇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Pasik,arai 河祭 | 3月1日至3月31日 | kanakanavu卡那卡那富族族傳統祭典。 | 卡那卡那富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Mikongu 米貢祭 | 10月1日至10月31日 | kanakanavu卡那卡那富族族傳統祭典。 | 卡那卡那富族民俗節日,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 |
其他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之日
[编辑]此事業主管機關核定之日由內政部網頁公告之
節日,各機關、團體及學校得依其性質,舉行紀念、慶祝或民俗等相關活動。:[5][6]
名稱 | 日期 | 由來 | 節日性質 | 放假日 | |
---|---|---|---|---|---|
獸醫師節 | 1月6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司法節 | 1月11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醫事檢驗師節 | 1月14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藥師節 | 1月15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自由日 | 1月23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戲劇節 | 2月15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炬光節 | 2月19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營養師節 | 2月22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兵役節 | 3月1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童軍節 | 3月5日 | 1926年同日通過創辦中華民國童軍總會,後於1935年議決將此日立為童軍節。 | 節日 | 不放假 | |
藥劑生節 | 3月11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國醫節 | 3月17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郵政節 | 3月20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氣象節 | 3月21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驗光師節 | 3月23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美術節 | 3月25日 | 1940年5月中華美術學會第一屆美術年會申請,1943年10月核定。紀念1946年同日上海美術協會成立,亦紀念1947年同日畫家陳澄波遭處決。 | 紀念日 | 不放假 | |
廣播電視節 | 3月26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主計節 | 4月1日 | 紀念1931年同日,國民政府主計處(現今的行政院主計總處)成立。 | 紀念日 | 不放假 | |
社會工作日 | 4月2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音樂節 | 4月5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衛生節 | 4月7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性別平等教育日 | 4月20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專利師節 | 4月26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工殤日 | 4月28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文藝節/牙醫師節 | 5月4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舞蹈節/助產師節 | 5月5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護理師節 | 5月12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兒童安全日/臨床心理師節 | 5月15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白色恐怖記憶日 | 5月19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記帳士節/記帳及報稅代理人節 | 6月2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禁菸節 | 6月3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環境日 | 6月5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工程師節/水利節/法醫師節 | 6月6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鐵路節 | 6月9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公共服務日 | 6月23日 | 考試院與行政院於2012年聯手啟動設立此日為中華民國公共服務日,傳達公共服務「積極、關懷、熱忱、奉獻」之核心價值。 | 紀念日 | 不放假 | |
會計師節 | 6月30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公路節/稅務節/戶政日/漁民節 | 7月1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合作節 | 7月第一個星期六 | 節日 | 不放假 | ||
航海節 | 7月11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房仲日 | 8月20日 | 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自 104 年 8 月 20 日起,每年號召全國房仲業者發起「房仲傳 愛、熱血常在」捐血活動,獲得從業人員熱烈響應及參與, 並將每年同一日訂為「房仲公益日」,嗣經內政部於 111 年 8 月 10 日函准備案 8 月 20 日為「房仲日」。 為鼓勵房仲業持續關懷社會、回饋社會,凝聚產業對服 務大眾之向心力,推動社會公益,並宣導不動產交易安全、 提升服務品質,爰依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規定核定 8 月 20 日為「房仲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鄭成功誕辰紀念日 | 8月27日 | 紀念日 | 不放假 | ||
記者節 | 9月1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全民國防教育日 | 9月3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物理治療師節 | 9月8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公證人節 | 10月2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臺灣女孩日 | 10月11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廚師節 | 10月20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中華民國華僑節 | 10月21日 | 紀念海外華僑、華人爲中華民國民主革命的貢獻。 | 紀念日 | 不放假 | |
清潔隊員節 | 10月25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職能治療師節 | 10月27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榮民節 | 10月31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商人節 | 11月1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醫事放射師節 | 11月8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工業節/地政節/全民健走日 | 11月11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醫師節 | 11月12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防空節 | 11月21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呼吸治療師節 | 12月21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建築師節 | 12月27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電信節 | 12月28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全國保全日 | 12月30日 | 節日 | 不放假 | ||
觀光節 | 農曆正月十五 | 節日 | 不放假 | ||
詩人節 | 農曆五月初五 | 節日 | 不放假 | ||
老人節 | 農曆九月初九 | 節日 | 不放假 |
國軍紀念節日
[编辑]名稱 | 日期 | 由來 | 節日性質 | 放假日 | |
---|---|---|---|---|---|
聯勤節 | 4月1日 | 紀念1950年同日,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現今的陸軍後勤指揮部)在臺灣重新成立。 | 紀念日 | 不放假 | |
陸軍節 | 7月7日 | 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侵略中國,八年抗戰開始。 | 紀念日 | 不放假 | |
空軍節 | 8月14日 | 紀念1937年淞滬会戰時,中華民國空軍於筧橋空戰中勝利。 | 紀念日 | 不放假 | |
海軍節 | 9月2日 | 紀念1958年九二海戰時,中華民國海軍以1比13的懸殊兵力以寡擊眾大獲全勝。 | 紀念日 | 不放假 | |
憲兵節 | 12月12日 | 紀念1936年西安事變時,中華民國憲兵為保護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而捨身殉國。 | 紀念日 | 不放假 |
縣市紀念日
[编辑]名稱 | 日期 | 由來 | 節日性質 | 放假日 | |
---|---|---|---|---|---|
台南市正義與勇氣紀念日 | 3月13日 | 2014年3月13日,臺南市政府為紀念於228事件中遭政府槍決殺害的律師湯德章,訂其槍決身亡日為「台南市正義與勇氣紀念日」。 | 紀念日 | 不放假 |
宗教民俗節日
[编辑]此為沒有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內的節日及沒有在原住民委員會內的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內.因宗教信仰與民族文化遺留下來的節日
名稱 | 日期 | 由來 | 節日性質 | 放假日 | |
---|---|---|---|---|---|
新正 | 農曆 正月初一 | 農曆新年元旦、元始天尊聖誕、國定道教節 | 漢族傳統節日。 | 放假 | |
天公生 | 農曆 正月初九 | 傳說中道教中玉皇上帝的誕辰。這天全國各地天公廟、玉皇上帝廟會舉辦盛大慶典,亦有人會在此日或初一的清晨,至玉帝廟爭搶頭香 | 宗教節日、漢族傳統節日。 | 不放假 | |
媽祖生(媽祖聖誕) | 農曆 三月廿三 | 根據傳說此日為媽祖誕辰之日,亦有十八日或十九日之說,多為二十三日,在此日前後約一個月時間,全國各地媽祖廟皆相繼展開熱鬧的慶典,其中又以大甲大甲鎮瀾宮前往新港奉天宮遶境進香,還有北港朝天宮媽祖遶境,以及白沙屯拱天宮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為三大遶境活動最為有名 | 宗教節日。 | 不放假 | |
七夕 | 農曆 七月初七 | 七娘媽誕辰,有幼兒的家庭便在這晚祭拜床母,還會焚燒紙錢「四方金」(或「刈金」)和「床母衣」。在台南、鹿港還保有做十六歲成年禮 | 漢族傳統節日。 | 不放假 | |
全國義民祭(義民節) | 農曆 七月二十 | 客家人傳統祭典,在新竹縣新埔鎮褒忠義民廟舉行,由新竹縣、桃園市(一部份)的村里輪值祭祀(15年才會輪一次) | 客家漢族宗教節日。 | 不放假 | |
太祖夜祭 | 農曆 十月廿五 | 西拉雅族傳統祭典,祭祀公廨中的祖靈信仰——阿立祖,以台南大社與高雄甲仙小林里較為知名。 | 當地原住民節日 | 不放假 | |
下元節 | 農曆 十月十五 | 為道教水官大帝聖誕,道教廟宇會在此節慶舉行平安清醮 | 宗教節日。 | 不放假 | |
冬至 | 12月22日前後 | 為全年夜晚最長之日,在當日要祭祖,並以團聚吃湯圓過節。 | 漢族傳統節日 | 不放假 | |
聖誕節 | 12月25日 | 基督宗教慶祝耶稣基督降誕的節日,通常於12月起便展開系列活動,天主教於聖誕節前夕會舉行子夜彌撒,而新教等其他教派,亦於聖誕節左右之周末期間舉行聖誕感恩禮拜,亦有教派未參與此節日。 | 宗教節日。因與行憲紀念日同日,放假一日。 | 放假 |
已廢止節日
[编辑]名稱 | 日期 | 由來 | 節日性質 |
---|---|---|---|
先總統蔣公逝世紀念日 | 農曆清明,即4月4日或4月5日 | 前總統蔣中正1975年4月5日清明節當天逝世。 | 紀念日,放假。 |
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 | 10月31日 | 原為前總統蔣中正生日,但依據《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23條第1項規定,蔣公誕辰紀念日為《勞動基準法》第37條規定應放假之紀念日之一。直到2016年12月6日始修正廢止。 | 紀念日,放假。 |
參考文獻
[编辑]
- ^ 楊濡嘉. 高雄市規畫營造光輝十月 雙十節光復節全面迎僑胞. 聯合報. 2019-07-18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9) (中文(臺灣)).
- ^ 《言論自由日 - 噤聲的日常 -》DM -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
- ^ 邢泰釗. 葉建華、黃明凱、蘇德昌、王子建 , 编. 專訪前警政署長孔令晟先生 (pdf). 臺灣高等檢察署 (中文(臺灣)).
- ^ 沈國楨. 記第一屆警察節盛況往事. 警聲雜誌月刊.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民國102年8月 [2022-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5) (中文(臺灣)).
|volume=
被忽略 (帮助); - ^ 依據2025年5月28日《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第5條:「二十八、其他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之日。」
- ^ 《中華民國國民曆》. [2017-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