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男子籃球代表隊參賽名單與比賽結果 (1949年前)
外观

1910年代
[编辑]- 教練團:馬約翰
- 選手:黃仁讓(隊長)、魏樹桓、王鑑武、翟蔭梧、徐名鴻、孟廣禮、郭景儀、劉明義、王瑞生、谷毓琦
1920年代
[编辑]- 教練團:王石卿
- 選手:王耀東、王鑑武、翟蔭梧、魏樹桓、孫立人、王瑞生(隊長)、郭景儀、梁致瑞、殷學廉
- 教練團:董守义
- 選手:佟復然、陸鐘恩、趙逢珠、李洲、孫權、孟玉崑、姚恩漢、黎寶駿、歐陽旭輝、談達驊
1930年代
[编辑]1934年5月15日 | 中華民國 ![]() |
0–2 | ![]() |
|||
20:00(GMT+8) | 半場分數: 28–12 | |||||
[28] | ||||||
註:上半場打完,中華民國以28比12領先菲律賓,賽事在下半場時因雨停擺,中華民國以籃球委員會的遇雨決議向裁判提出重賽,但裁判判定中華民國棄權,菲律賓2比0獲勝[28]。5月16日,競賽委員會取消2比0判定,於5月20日重賽[29]。5月17日,籃球委員會決定改期至5月18日舉行[30]。 |
1940年代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全局
- 湯銘新. 我國參加國際籃球賽歷史 初版. 臺北市: 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 1963-10.
- 劉俊卿; 王信良. 時光隧道: 臺灣籃運六十年 初版. 臺北市: 民生報. 1999-10. ISBN 9789578336469.
- 日本バスケットボール協会広報部会 (编). バスケットボールの歩み : 日本バスケットボール協会50年史. 東京: 日本バスケットボール協会. 1981-03. doi:10.11501/12172727.
- China (CHN). archive.fiba.com. [2025-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5).
- China Men's National Basketball Team Seasons. Basketball-Reference.com. [2025-02-23].
- 特定
- ^ 湯銘新 & 1963年,第5頁.
- ^ 瞿子清. 從瓊斯杯籃賽 談七十年亞洲籃壇爭霸史 暨中華隊參加遠運、亞運、亞洲杯戰績. 民生報. 1981-07-17.
首屆遠運會,民國二年在馬尼拉舉行,日本只派明治大學棒球隊,大阪每日新聞田徑選手兩名,客串參加表演,籃球僅中菲比賽,菲隊實力較強。我國籃球代表,由田徑足球隊中臨時組成,隊長關頌聲,隊員黃仁讓、黃松柏、葉坤、梁棣芳、彭甲交、唐福祥、何偉卿、丘紀祥等。結果菲以五六比十八、三六比二四勝我國,菲隊冠軍。
- ^ 3.0 3.1 湯銘新 & 1963年,第6頁.
- ^ 瞿子清. 從瓊斯杯籃賽 談七十年亞洲籃壇爭霸史 暨中華隊參加遠運、亞運、亞洲杯戰績. 民生報. 1981-07-17.
二屆遠運會,民國四年在我國上海舉行,籃球賽還是中菲兩國,首場二八比三四,中華落後三球,次場更以二十比三四敗北,冠軍仍屬菲隊。中華隊教練蔡樂爾(美籍)、隊員黃仁讓、丘紀祥、蔡文炳、凌道揚、施奎齡、洪琛、高錫成、譚道景、鄭根寶、楊錦輝、任樹堂、張世經、郭琳爽等。惟首屆國手唐福祥、彭甲交、梁棣芳、黃松柏、葉坤等五人,在二屆遠運專任足球國腳,擊敗菲隊榮獲冠軍。按首屆遠運足球錦標由菲隊奪得,以後歷屆遠運會,均由中華隊蟬聯足球冠軍,保持亞洲王座。
- ^ 瞿子清. 從瓊斯杯籃賽 談七十年亞洲籃壇爭霸史 暨中華隊參加遠運、亞運、亞洲杯戰績. 民生報. 1981-07-17.
三屆遠運會,民國六年在日本東京揭幕,由於主辦國關係,地主國組成籃球隊,實力較中菲望塵莫及,三隊循環賽,中華勝日隊三五比十六,菲隊勝日本三九比十四,最後中菲決賽,我國仍以十八比三八受挫,菲隊三聯冠軍。中華隊教練蔡樂爾,隊員黃仁讓、董守義、馮健維、殷學廉、王健吾、何信道、袁慶祥、譚道景、潘文煥、郭寶根、蔡文煥等。
- ^ 湯銘新 & 1963年,第7頁.
- ^ 瞿子清. 從瓊斯杯籃賽 談七十年亞洲籃壇爭霸史 暨中華隊參加遠運、亞運、亞洲杯戰績. 民生報. 1981-07-17.
四屆遠運會,民國八年再輪在菲京舉行,日本因感上屆較中菲兩國實力懸殊,氣量狹窄,患得患失心理太重,本屆又藏首不出,中菲戰果與以往稍有變化不同,首場中華旗開得勝,以二四比二十擊敗菲隊,創造嶄新紀錄,惟次戰十九比三四,末仗十五比二十連輸兩場,菲隊四度蟬聯冠軍。中華隊教練馬約翰,隊員黃仁讓、魏樹桓、王健吾、翟蔭格、徐名鴻、孟廣禮、郭景儀、劉明義、王瑞生、谷毓琦等。
- ^ 湯銘新 & 1963年,第8頁.
- ^ 瞿子清. 從瓊斯杯籃賽 談七十年亞洲籃壇爭霸史 暨中華隊參加遠運、亞運、亞洲杯戰績. 民生報. 1981-07-18.
中華隊陣容,以北平師範大學校隊為主體,國立清華大學名將為輔,教練王石卿、隊員王耀東、王健吾、翟蔭格、魏樹桓、孫立人、王瑞生、郭景儀、梁致瑞、殷學廉等。中華隊施展我國北派大刀闊斧強硬作風,發揮優良傳統打法,配合高昂鬥志,以秋風掃落葉姿態,一鼓作氣,首戰三二比二九擒日本,次戰三十比二七打敗亞洲籃球王國菲律賓,日本再以四八比五一輸給菲隊。
- ^ 遠東運動會第二日紀事. 申報. 1921-06-01: 申報遠東運動會特刊 [2025-02-26].
- ^ 昨日比賽結果. 申報. 1921-06-02: 申報遠東運動會特刊 [2025-02-26].
- ^ 湯銘新 & 1963年,第9頁.
- ^ 瞿子清. 從瓊斯杯籃賽 談七十年亞洲籃壇爭霸史 暨中華隊參加遠運、亞運、亞洲杯戰績. 民生報. 1981-07-18.
六屆遠運會,於民國十二年移師日本大阪舉行,菲律賓因感兩年前五屆遠運籃賽,在上海失敗於中華隊,六屆決心雪恥,重整亞洲籃球王國的聲威,我國則因北師大五虎將畢業離校。本屆國手以華東為主,華北為輔,實力不如上屆堅強,日本上屆球技雖有進步,但本屆仍難與中菲兩強對抗,比賽結果,首場菲以五一比三一勝日,次場中華不讓菲隊專美於前,更以五二比十六,大敗地主國日本,不幸我與菲最後一戰,竟以十四比四一慘敗,冠軍又被菲隊奪得。中華隊教練董守義,隊員何家鎏、黎寶俊、張福星、歐秉光、刁慶歡、馬德泰、余志忠、陳啟東、曾學魯、梁建業、董毓相、袁慶祥、楊錦銓、沈嗣良等。按沈嗣良抗戰前曾任上海聖約翰大學校長。
- ^ 湯銘新 & 1963年,第10頁.
- ^ 瞿子清. 從瓊斯杯籃賽 談七十年亞洲籃壇爭霸史 暨中華隊參加遠運、亞運、亞洲杯戰績. 民生報. 1981-07-18.
七屆遠運會十四年在菲京舉行,採雙循環賽,這和過去三軍球場四國五強籃賽,去(六十九)年留美學聯隊、韓國科隆女隊,與中華男女藍白隊選拔賽,情形完全相同。結果菲隊全勝得冠軍,中華兩勝日本,兩負菲隊列亞軍,日本四戰均敗位季軍,計菲勝日五二比十五及六八比八,中勝日四一比九及二六比十五,菲勝中四十比三一及四九比二七。中華代表隊李祖祺、李大宸、張則傲、胡家權、王文華、馮燦園、黃炳坤、談達驊、余志忠、倪光祖、黎寶俊等。
- ^ 瞿子清. 我國籃球教練今昔 北師大具歷史淵源. 民生報. 1981-03-12.
董守義係籃球員出身,曾當選過第三屆遠運會中華隊國手,原來他在基督教會機構服務,後來赴美國春田學院攻讀體育。返國後曾任北師大籃球隊教練,並負責訓練天津南開大學「五虎」隊,因此青雲直上,作了第六、七、八、九、十屆遠東運動會中徉隊教練,長達十一年之久
- ^ 湯銘新 & 1963年,第10至11頁.
- ^ 瞿子清. 從瓊斯杯籃賽 談七十年亞洲籃壇爭霸史 暨中華隊參加遠運、亞運、亞洲杯戰績. 民生報. 1981-07-18.
八屆遠運於十六年在上海舉行,中菲日三隊仍採雙循環賽,戰績與名次也和上屆相同,惟中菲第二戰,兩隊曾數度打成平手,卒以半球一分之差,一八比二七受挫。中華隊代表,以北師大為基幹,民國大學與上海選手為輔佐。教練董守義、隊員佟復然、陸鐘恩、趙逢珠、李洲、孫權、孟玉琨、姚恩漢、黎寶俊、歐陽旭輝、談達驊等。按民國十七年菲華籃球好手林珠光,組隊遠征美國加拿大,除菲華球員外,另邀請上海談達驊、歐陽旭輝借將助陣。
- ^ 湯銘新 & 1963年,第12頁.
- ^ 瞿子清. 從瓊斯杯籃賽 談七十年亞洲籃壇爭霸史 暨中華隊參加遠運、亞運、亞洲杯戰績. 民生報. 1981-07-20.
計第一循環賽,菲律賓勝日本三三比二六,日勝中三九比二四,菲勝中三九比三四,第二循環賽日勝菲三八比二十,日勝中三七比二一,菲勝中四八比四三,我國四戰皆敗居季軍,日菲均為三勝一負積分相等,另舉行一場決賽,最後菲隊以四五比四十克日本,菲隊冠軍日本亞軍。有了這一次的實力衡量,此後日本籃球運動,開始邁向新的里程。民國十九年四月,第四屆全國運動會,在風景優美的西子湖畔杭州舉行,籃球賽錦標,天津代表隊南開五虎將,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敗滬江五虎的上海,戰勝師大五虎的北平,榮獲四屆全運籃球冠軍,盛氣凌人不可一世,同年五月參加九屆遠運會,以南開五虎為班底,加上北師大滬江等主力,實力並不算弱,可是輸給日本,寫下中華籃球史上首次敗給日本的紀錄。教練董守義,隊員唐寶堃、魏蓬雲、劉建常、王錫良、李國琛、姚恩漢、王玉增、陳盛魁、劉冠軍、陸鐘恩等。
- ^ 遠東運動會之第一日. 中央日報. 1930-05-25: 第二張第四版 [2025-02-22].
- ^ 遠東運動會之第二日. 中央日報. 1930-05-26: 第二張 第四版 [2025-02-22].
- ^ 遠東運動會之第四日. 中央日報. 1930-05-28: 第二張 第四版 [2025-02-22].
- ^ 遠東運動會之第五日. 中央日報. 1930-05-29: 第二張 第四版 [2025-02-22].
- ^ 湯銘新 & 1963年,第12至13頁.
- ^ 瞿子清. 從瓊斯杯籃賽 談七十年亞洲籃壇爭霸史 暨中華隊參加遠運、亞運、亞洲杯戰績. 民生報. 1981-07-20.
第十屆遠運會,於二十三年在馬尼拉舉行,距上屆有四年之久,這是為求配合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免去時間上的衝突,中菲日三國共同決定的。中華隊教練董守義,隊員王玉增、牟作雲、王踢良、張育才、王堪若、唐寶堃、劉振元、尹鴻祥、張景實、李震中、陳盛魁、于敬孝等。
- ^ 我國大勝日本 四十二比廿六獲勝 足雪上屆慘敗之恥. 中央日報. 1934-05-13: 第二張 第四版.
- ^ 28.0 28.1 十屆遠運第四日 籃球賽我對菲發生糾紛. 中央日報. 1934-05-16 [2025-02-22].
- ^ 中菲糾紛 我抗議勝利. 中央日報. 1934-05-17: 第二張 第四版 [2025-02-22].
- ^ 昨為遠運第六日 各項競賽均因雨順延. 中央日報. 1934-05-18: 第二張 第四版 [2025-02-22].
- ^ 驚濤駭浪中 我籃球昨僅勝日本一分. 中央日報. 1934-05-17: 第二張 第四版 [2025-02-22].
- ^ 中菲補賽 我卒敗於菲. 中央日報. 1934-05-19: 第二張 第四版 [2025-02-22].
- ^ 我又敗於菲 菲島得冠軍. 中央日報. 1934-05-21: 第二張 第四版 [2025-02-22].
- ^ 湯銘新 & 1963年,第14至23頁.
- ^ 我國參加世運代表團 昨由滬啓程赴德 歡送者千餘人情況熱烈 航協會飛機送至吳淞口. 中央日報. 1936-06-27 [2025-02-26].
-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the 1936 Summer Olympics. Olympedia. [202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9).
- ^ 我代表隊竟告敗北 結果為十九對三十五 投籃欠準為致敗主因. 中央日報. 1936-08-08 [2025-02-26].
- ^ 我籃球隊勝法詳情 上半時陷於苦戰和局結束 下半時洞悉敵情一舉而下. 中央日報. 1936-08-10 [2025-02-26].
- ^ 我籃球代表隊重蹈覆轍 以八分之差敗於祕魯 心慌意亂無的放矢都是老毛病 是否能入第三週須看今日結果. 中央日報. 1936-08-10 [2025-02-26].
- ^ 我代表團已全軍覆沒 籃球昨慘遭巴西淘汰 出場人馬幾全數更動 十四比卅二招架乏術. 中央日報. 1936-08-11 [2025-02-26].
- ^ 湯銘新 & 1963年,第24至31頁.
- ^ 胡平生. 倫敦世運會(1948):中國男籃隊的選拔與參賽(上) (PDF).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2010-08, (8): 21–38 [2025-02-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2-23).
- ^ 胡平生. 倫敦世運會(1948):中國男籃隊的選拔與參賽(下) (PDF).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2010-11, (9): 33–59 [2025-02-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2-23).
- ^ China | 1948 Olympic Games : Tournament for Men. ARCHIVE.FIBA.COM. [202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9).
-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the 1948 Summer Olympics. Olympedia.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