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國民服役騷亂
反国民服役骚乱(英语:1954 National Service riots,或称五一三学运)是指1954年5月13日发生于新加坡的一场学生抗议及警民冲突事件。该事件的起因是英殖民政府推行《国民服役法令》,要求适龄青年服役,引发了当地华文中学学生的强烈反对[1]。在冲突中,有超过20人受伤,48名学生被逮捕。其中,有7名学生被判犯有妨碍执法的罪名[2]。
背景
[编辑]反殖民情绪与马来亚紧急状态
[编辑]日占时期结束后,英国于1945年9月恢复对新加坡的殖民统治,海峡殖民地解散后,新加坡成立了独立的殖民地政府。在社会重建计划中,教育政策成为最具深远影响的领域:英国政府着力推行以英语为教学媒介的学校体系,同时边缘化华语与马来语教育。此举导致华文学校经费严重短缺,引发华人师生群体的普遍不满与抗争[3],成为新加坡反殖民运动气氛高涨的重要催化剂。
与此同时,新加坡以外的全球反殖民浪潮,特别是非洲与亚洲殖民地的独立运动,进一步激发了当地进步左翼对独立的希望以及对英殖民政府的反感[4]。
1948年,马来亚丛林爆发的共产主义起义导致新加坡进入紧急状态[5]。持续近十年的紧急状态期间,殖民当局为强化安全管控,将新加坡转变为警察国家:进步人士与反殖民活动家遭大规模逮捕,左翼政治活动被全面压制[6]。尽管有组织的反殖民运动陷入低谷,但在英国试图巩固战后统治的背景下,社会不满与民族主义情绪仍在暗流涌动,为后续抗争埋下伏笔。
《国民服役法令》
[编辑]1953年12月,英殖民政府在新加坡通过了《国民服役法令》(National Service Ordinance)。该法令规定,所有年龄介于18至20岁的男性英籍人士及联邦公民,都必须进行登记,参加非全日制的国民服役。登记的截止日期定于1954年5月12日,逾期未登记者将面临监禁或罚款。[1]
冲突
[编辑]总督府冲突
[编辑]
1954年5月12日,规定的登记截止日到来,但大部分华文中学学生仍未进行国民服役登记。面对即将到来的期限,殖民地辅政司威廉·古德(William Goode)同意于次日(5月13日)在新加坡总督府与受影响的学生代表会面。[7]
1954年5月13日,900名华文中学学生由福康宁公园出发,游行至总督府附近,旨在向政府提交请愿书,要求推迟或取消国民服役。然而,殖民地当局认为学生的行为违反了1948年颁布的《紧急状态法》,他们的示威活动被视为非法。警方出动防暴部队,动用警棍试图强行驱散人群,引爆了警民冲突[8]。学生开始使用石块、木棒等物还击,现场一片混乱,叫喊声四起。[9]
冲突造成二十余人受伤,四十余人被捕。受伤者几乎都是学生,只有一名警察因被石块砸中而负伤。[10]冲突发生后,学生们转移至中正中学重新集结并静坐示威,要求释放被捕同学[11],直至次日(5月14日)下午才散去。
持续抗争
[编辑]5月18日,由55名代表组成的华文中学学生代表团与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行会谈,请求商会出面代为向殖民政府说明诉求[2]。此次会面之后,殖民政府因担忧学生运动波及到更大的华人社群,决定各大中学提前两周放假,以打断学生的集会机会。[1]提前放假的决定反而激起了学生的第二次大规模静坐。5月22日,学生再次聚集在中正中学,并开始大规模静坐抗议[12]。
6月2日,学生在华侨中学举行了第三次大规模静坐,要求政府推迟国民服役征召。由于政府迟迟未予回应,学生们于6月15日开始绝食。这场绝食和静坐一直持续到6月24日学生们自行解散。[1]
由于学生群体的坚决抵抗,殖民政府强制推行国民服役制度的计划最终被搁置。[1]
影响
[编辑]五一三学运直接导致了新加坡华文中学生联合会(SCMSSU)的成立,该组织成为1950年代新马左翼运动的重要平台,后续更是直接参与了福利巴士骚乱、华文中学暴动等社会运动。
这一事件同时促成了人民行动党(PAP)的成立。当时身为执业律师的李光耀受华校生委托,为5月13日被捕的7名学生提供法律援助[13]。通过此次辩护,李光耀成功建立起与华人社群(特别是学生与工会群体)的政治联系,并于1954年11月21日正式成立人民行动党[14]。人民行动党通过倡导劳工权益、主张废除紧急条例等政策赢得占人口多数的华人社群支持,标志着新加坡政治格局的根本性转变。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Article Detail. www.nlb.gov.sg. [2025-10-22].
- ^ 2.0 2.1 National Service Riots. prezi.com. [2025-10-22] (英语).
- ^ Thum, Pingtjin. 'The Fundamental Issue is Anti-colonialism, Not Merger’: Singapore’s “Progressive Left”, Operation Coldstore, and the Creation of Malaysia. ARI Working Paper Series. 2013-12-05 [2025-10-22].
- ^ 葉鐘鈴. 1950年代新加坡華校學生運動史稿. 華人文化研究. 2020-06-01, 8 (1) [2025-10-22].
- ^ Rehman Rashid. A Malaysian journey. Internet Archive. Petaling Jaya, Malaysia : Rehman Rashid. 1993. ISBN 978-983-99819-1-9.
- ^ 《清水长流 祥光永晖》 -2559- 左派领袖林清祥与新加坡左派职工运动(1954-1963). www.nandazhan.com. [2025-10-22].
- ^ Anti-National Service Riots (may 13, 1954 – may 22, 1954) (Timeline). time.graphics. [2025-10-22].
- ^ Mass Arrests in Singapore Riot. Barrier Miner. 14 5月 1954: 1 [2025-10-22].
- ^ 九百学生结队请愿免役 与警察发生冲突. 南洋商报. 1954-05-14.
- ^ 警方发表冲突经过 拘捕学生数十人 一警曹为石掷伤. 星洲日报. 1954-05-14.
- ^ 二千余学生在中正集会 要求释放被捕同学 呼吁各校长及总商会出面协助. 星洲日报. 1954-05-14.
- ^ Anti-National Service Riots (may 13, 1954 – may 22, 1954) (Timeline). time.graphics. [2025-10-22].
- ^ Lee, Ting Hui. The Open United Front: The Communist Struggle in Singapore. South Seas Society. 1996.
- ^ 新加坡“5•13学生运动” 有/没有马共领导的争论. 新加坡“5•13学生运动” 有/没有马共领导的争论 ~ Sahabat Rakyat Malaysia. 2014-09-05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