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安哈尔特统治者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2世纪末13世纪初,阿斯坎尼家族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藩侯阿尔布雷希特一世“熊”的第七子萨克森公爵伯恩哈德三世萨克森公爵、阿舍斯莱本伯爵和安哈尔特伯爵。他长子亨利一世得到了沿易北河下游围绕阿舍斯莱本(Aschersleben,阿斯卡尼即是阿舍斯莱本的拉丁语称呼)、贝恩堡、克滕和采尔布斯特的阿斯卡尼本土,并于1218年被封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安哈尔特亲王,次子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继承了父亲萨克森公爵的爵位。亨利一世的后代即日后的安哈尔特亲王和安哈尔特公爵,一直延续到1918年德国君主制覆灭。

本文列出了安哈爾特的統治者,他們擁有親王、伯爵和公爵等不同頭銜。阿斯坎尼家族將土地分配給其子嗣,由此日漸衍生了多個支系。為了方便起見,歷史上通常採用縮寫形式,即以「安哈爾特親王」作為主要頭銜,並加上這些親王定居的城市名稱,例如貝恩堡采爾布斯特德紹普勒茨考克滕霍伊姆紹姆堡沃利茨等等。

安哈爾特伯爵(至1218年)

[编辑]
肖像 名稱 統治年份 備註
奧托 「富爵」奧托
(Otto the Rich)
 (約1070年 – 1123年2月9日)
1100年? – 1123年 自1080年起擔任巴倫施泰特伯爵,似乎是第一個獲得「安哈爾特伯爵」稱號的人。
阿爾布雷希特一世
「大熊」阿爾布雷希特
(Albert the Bear)
(約1100年 – 1170年11月18日)
1123年1170年 奧托與薩克森公主艾麗卡之子,亦為勃蘭登堡侯爵與薩克森公爵。
伯恩哈德 伯恩哈德
(Bernhard)
(約1140年 – 1212年2月2日)
1170年1212年 阿爾布雷希特和溫岑堡的索菲的兒子。自1180年起亦為薩克森公爵(稱伯恩哈德三世)。
亨利一世 亨利一世
(Henry I)
(約1170年 – 1252年)
1212年1218年 伯恩哈德和丹麥公主碧姬之子。 1218年晉升為親王。

安哈爾特親王(1218年-1252年)

[编辑]
肖像 名稱 統治年份 備註
亨利一世 亨利一世
(Henry I)
(約1170年 – 1252年)
1218年1252年

第一次分裂 (1252年-1570年)

[编辑]

1252年,亨利一世去世後,安哈爾特被他的三個兒子瓜分:

1315年,安哈尔特-阿舍斯萊本分支消亡。其土地被併入哈爾伯施塔特主教區

1396年,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被约翰二世的兒子們瓜分:

1468年,安哈爾特-貝恩堡分支消亡,其土地被安哈爾特-德紹親王國所吞併。

1544年,安哈爾特-德紹被恩斯特一世英语Ernest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的兒子們瓜分:

1553年,安哈爾特-普勒茨考的格奥尔格三世去世無嗣。他的土地被併入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親王國。1562年,安哈爾特-克滕分支滅亡,並同樣被併入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1570年,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的約阿希姆·恩斯特最終成為整個安哈爾特的唯一統治者。

安哈特爾親王國劃分一覽表 (1252年-1570年)
阿舍斯萊本 貝恩堡 采爾布斯特
1252年-
1266年
亨利二世
(Henry II)
(亨利一世長子)
伯恩哈德一世
(Bernhard I)
(亨利一世次子)
西格弗里德一世
(Siegfried I)
(亨利一世第七子)
1252年-
1266年
1266年-
1283年
奧托一世英语Otto I, Prince of Anhalt-Aschersleben亨利三世英语Henry III, Prince of Anhalt-Aschersleben
(Otto I & Henry III)
(亨利二世長子 及 次子)
1266年-
1283年
1283年-
1287年
奧托一世英语Otto I, Prince of Anhalt-Aschersleben
(Otto I)
(亨利二世長子)
1283年-
1287年
1287年-
1291年
約翰一世英语John I, Prince of Anhalt-Bernburg伯恩哈德二世
(John I & Bernhard II)
(伯恩哈德一世長子 及 第三子)
1287年-
1291年
1291年-
1298年
伯恩哈德二世
(Bernhard II)
(伯恩哈德一世第三子)
1291年-
1298年
1298年-
1304年
阿爾布雷希特一世英语Albert I, Prince of Anhalt-Zerbst
(Albert I)
(西格弗里德一世長子)
1298年-
1304年
1304年-
1315年
奧托二世英语Otto II, Prince of Anhalt-Aschersleben
(Otto II)
(奧托一世長子)
1304年-
1315年
1315年-
1316年
安哈爾特-阿舍斯萊本
被併入
哈爾伯施塔特主教區
1315年-
1316年
1316年-
1323年
阿爾布雷希特二世英语Albert II, Prince of Anhalt-Zerbst瓦爾德馬一世英语Waldemar I, Prince of Anhalt-Zerbst
(Albert II & Waldemar I)
(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第三子 及 第四子)
1316年-
1323年
1323年-
1348年
伯恩哈德三世英语Bernhard III, Prince of Anhalt-Bernburg
(Bernhard III)
(伯恩哈德二世長子)
1323年-
1348年
1348年-
1354年
伯恩哈德四世英语Bernhard IV, Prince of Anhalt-Bernburg
(Bernhard IV)
(伯恩哈德三世長子)
1348年-
1354年
1354年-
1362年
亨利四世英语Henry IV, Prince of Anhalt-Bernburg
(Henry IV)
(伯恩哈德三世次子)
1354年-
1362年
1362年-
1368年
約翰二世英语John II, Prince of Anhalt-Zerbst瓦爾德馬一世英语Waldemar I, Prince of Anhalt-Zerbst
(John II & Waldemar I)
(阿爾布雷希特二世長子 及 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第四子)
1362年-
1368年
1368年-
1371年
約翰二世英语John II, Prince of Anhalt-Zerbst瓦爾德馬二世英语Waldemar II, Prince of Anhalt-Zerbst
(John II & Waldemar II)
(阿爾布雷希特二世長子 及 瓦爾德馬一世長子)
1368年-
1371年
1371年-
1374年
約翰二世英语John II, Prince of Anhalt-Zerbst
(John II)
(阿爾布雷希特二世長子)
1371年-
1374年
1374年-
1382年
奧托三世英语Otto III, Prince of Anhalt-Bernburg
(Otto III)
(伯恩哈德三世第六子)
1374年-
1382年
1382年-
1391年
西吉斯蒙德一世英语Sigismund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阿爾布雷希特四世英语Albert IV, Prince of Anhalt-Köthen瓦爾德馬三世英语Waldemar III, Prince of Anhalt-Zerbst
(Sigismund I, Albert IV & Waldemar III)
(約翰二世長子、次子 及 第三子)
1382年-
1391年
1391年-
1396年
西吉斯蒙德一世英语Sigismund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阿爾布雷希特四世英语Albert IV, Prince of Anhalt-Köthen
(Sigismund I & Albert IV)
(約翰二世長子 及 次子)
1391年-
1396年
1396年 德紹 克滕 1396年
1396年-
1404年
西吉斯蒙德一世英语Sigismund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
(Sigismund I)
(約翰二世長子)
阿爾布雷希特四世英语Albert IV, Prince of Anhalt-Köthen
(Albert IV)
(約翰二世次子)
1396年-
1404年
1404年-
1405年
奧托四世英语Otto IV, Prince of Anhalt-Bernburg伯恩哈德五世英语Bernhard V, Prince of Anhalt-Bernburg
(Otto IV & Bernhard V)
(奧托三世次子 及 亨利四世長子)
1404年-
1405年
1405年-
1415年
瓦爾德馬四世英语Waldemar IV, Prince of Anhalt-Dessau格奧爾格一世英语George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西吉斯蒙德二世英语Sigismund II, Prince of Anhalt-Dessau
阿爾布雷希特五世英语Albert V, Prince of Anhalt-Dessau
(Waldemar IV, George I, Sigismund II & Albert V)
(西吉斯蒙德一世長子、次子、第四子 及 第五子)
1405年-
1415年
1415年-
1417年
伯恩哈德五世英语Bernhard V, Prince of Anhalt-Bernburg
(Bernhard V)
(亨利四世長子)
1415年-
1417年
1417年-
1420年
格奧爾格一世英语George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西吉斯蒙德二世英语Sigismund II, Prince of Anhalt-Dessau阿爾布雷希特五世英语Albert V, Prince of Anhalt-Dessau
(George I, Sigismund II & Albert V)
(西吉斯蒙德一世次子、第四子 及 第五子)
1417年-
1420年
1420年-
1423年
伯恩哈德六世英语Bernhard VI, Prince of Anhalt-Bernburg
(Bernhard VI)
(奧托三世長子)
1420年-
1423年
1423年-
1436年
阿道夫一世英语Adolph I, Prince of Anhalt-Köthen瓦爾德馬五世英语Waldemar V, Prince of Anhalt-Köthen
(Adolph I & Waldemar V)
(阿爾布雷希特四世長子 及 次子)
1423年-
1436年
1436年-
1452年
阿道夫一世英语Adolph I, Prince of Anhalt-Köthen
(Adolph I)
(阿爾布雷希特四世長子)
1436年-
1452年
1452年-
1468年
格奧爾格一世英语George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阿爾布雷希特五世英语Albert V, Prince of Anhalt-Dessau
(George I & Albert V)
(西吉斯蒙德一世次子 及 第五子)
1452年-
1468年
1468年-
1469年
格奧爾格一世英语George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阿爾布雷希特五世英语Albert V, Prince of Anhalt-Dessau
(George I & Albert V)
(西吉斯蒙德一世次子 及 第五子)
1468年-
1469年
1469年-
1471年
格奧爾格一世英语George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
(George I)
(西吉斯蒙德一世次子)
1469年-
1471年
1471年-
1473年
阿道夫一世英语Adolph I, Prince of Anhalt-Köthen瓦爾德馬六世英语Waldemar VI, Prince of Anhalt-Köthen
(Adolph I & Waldemar VI)
(阿爾布雷希特四世長子 及 格奧爾格一世長子)
1471年-
1473年
1473年-
1474年
阿爾布雷希特六世英语Albert VI, Prince of Anhalt-Köthen瓦爾德馬六世英语Waldemar VI, Prince of Anhalt-Köthen
(Albert VI & Waldemar VI)
(阿爾布雷希特四世第五子 及 格奧爾格一世長子)
1473年-
1474年
1474年-
1475年
恩斯特一世英语Ernest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格奧爾格二世英语George II, Prince of Anhalt-Dessau西吉斯蒙德三世英语Sigismund III, Prince of Anhalt-Dessau魯道夫四世英语Rudolph IV, Prince of Anhalt-Dessau
(Ernest I, George II, Sigismund III & Rudolph IV)
(格奧爾格一世次子、第三子、第四子 及 第五子)
1474年-
1475年
1475年-
1487年
菲利普英语Philip, Prince of Anhalt-Köthen馬格努斯英语Magnus, Prince of Anhalt-Köthen阿道夫二世英语Adolph II, Prince of Anhalt-Köthen瓦爾德馬六世英语Waldemar VI, Prince of Anhalt-Köthen
(Philip, Magnus, Adolph II & Waldemar VI)
(阿爾布雷希特六世獨子、阿道夫一世第三子、第五子 及 格奧爾格一世長子)
1475年-
1487年
1487年-
1500年
恩斯特一世英语Ernest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格奧爾格二世英语George II, Prince of Anhalt-Dessau魯道夫四世英语Rudolph IV, Prince of Anhalt-Dessau
(Ernest I, George II & Rudolph IV)
(格奧爾格一世次子、第三子 及 第五子)
1487年-
1500年
1500年-
1508年
馬格努斯英语Magnus, Prince of Anhalt-Köthen阿道夫二世英语Adolph II, Prince of Anhalt-Köthen瓦爾德馬六世英语Waldemar VI, Prince of Anhalt-Köthen
(Magnus, Adolph II & Waldemar VI)
(阿道夫一世第三子、第五子 及 格奧爾格一世長子)
1500年-
1508年
1508年-
1509年
沃爾夫岡英语Wolfgang, Prince of Anhalt-Köthen
(Wolfgang)
(瓦爾德馬六世次子)
1508年-
1509年
1509年-
1510年
恩斯特一世英语Ernest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魯道夫四世英语Rudolph IV, Prince of Anhalt-Dessau
(Ernest I & Rudolph IV)
(格奧爾格一世次子 及 第五子)
1509年-
1510年
1510年-
1516年
恩斯特一世英语Ernest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
(Ernest I)
(格奧爾格一世次子)
1510年-
1516年
1516年-
1544年
約翰五世英语John V, Prince of Anhalt-Zerbst格奧爾格三世英语George III, Prince of Anhalt-Dessau約阿希姆一世英语Joachim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
(John V, George III & Joachim I)
(恩斯特一世次子、第三子 及 第四子)
1516年-
1544年
1544年 普勒茨考 采爾布斯特 德紹 1544年
1544年-
1551年
格奧爾格三世英语George III, Prince of Anhalt-Dessau
(George III)
(恩斯特一世第三子)
約翰五世英语John V, Prince of Anhalt-Zerbst
(John V)
(恩斯特一世次子)
約阿希姆一世英语Joachim I, Prince of Anhalt-Dessau
(Joachim I)
(恩斯特一世第四子)
1544年-
1551年
1551年-
1553年
卡爾一世英语Karl I, Prince of Anhalt-Zerbst約阿希姆·恩斯特伯恩哈德七世英语Bernhard VII, Prince of Anhalt-Zerbst
(Karl I、Joachim Ernest & Bernhard VII)
(約翰五世長子、次子 及 第三子)
1551年-
1553年
1553年-
1561年
卡爾一世英语Karl I, Prince of Anhalt-Zerbst約阿希姆·恩斯特伯恩哈德七世英语Bernhard VII, Prince of Anhalt-Zerbst
(Karl I、Joachim Ernest & Bernhard VII)
(約翰五世長子、次子 及 第三子)
1553年-
1561年
1561年 約阿希姆·恩斯特伯恩哈德七世英语Bernhard VII, Prince of Anhalt-Zerbst
(Joachim Ernest & Bernhard VII)
(約翰五世次子 及 第三子)
1561年
1561年-
1562年
約阿希姆·恩斯特伯恩哈德七世英语Bernhard VII, Prince of Anhalt-Zerbst
(Joachim Ernest & Bernhard VII)
(約翰五世次子 及 第三子)
1561年-
1562年
1562年-
1570年
約阿希姆·恩斯特伯恩哈德七世英语Bernhard VII, Prince of Anhalt-Zerbst
(Joachim Ernest & Bernhard VII)
(約翰五世次子 及 第三子)
1562年-
1570年
1570年 約阿希姆·恩斯特
(Joachim Ernest)
(約翰五世次子)
1570年

安哈爾特親王(1570年-1603年)

[编辑]
肖像 名稱 統治年份 備註
約阿希姆·恩斯特 約阿希姆·恩斯特
(Joachim Ernest)
(1536年10月21日 – 1586年12月6日)
1570年1586年 他去世後,他的七個兒子共同繼承了他的親王爵位。
約翰·格奧爾格一世 約翰·格奧爾格
(John George I)
(1567年5月9日 – 1618年5月24日)
1586年1603年 約阿希姆·恩斯特與巴爾比-慕林根的阿格尼絲的長子。
克里斯蒂安一世 克里斯蒂安
(Christian I)
(1567年5月11日 – 1630年4月17日)
1586年1603年 約阿希姆·恩斯特與巴爾比-慕林根的阿格尼絲的次子。
伯恩哈德 伯恩哈德八世法语Bernard d'Anhalt
(Bernard VIII)
(1571年9月25日 – 1596年11月24日)
1586年1596年 約阿希姆·恩斯特的第三個兒子,也是他與第二任妻子符騰堡的艾蕾諾爾德语Eleonore von Württemberg所生的第一個兒子。
奧古斯特 奧古斯特
(Augustus)
(1575年7月14日 – 1653年8月22日)
1586年1603年 約阿希姆·恩斯特的第四個兒子,也是他與第二任妻子符騰堡的艾蕾諾爾所生的第二個兒子。
魯道夫 魯道夫
(Rudolf)
(1576年10月28日 – 1621年7月30日)
1586年1603年 約阿希姆·恩斯特的第五個兒子,也是他與第二任妻子符騰堡的艾蕾諾爾所生的第三個兒子。
約翰·恩斯特 約翰·恩斯特法语Jean-Ernest d'Anhalt
(John Ernest)
(1578年5月1日 – 1601年12月12日)
1586年1601年 約阿希姆·恩斯特的第六個兒子,也是他與第二任妻子符騰堡的艾蕾諾爾所生的第四個兒子。
路德維希一世 路德維希
(Louis I)
(1579年6月17日 – 1650年1月7日)
1586年1603年 約阿希姆·恩斯特的第七個兒子,也是他與第二任妻子符騰堡的艾蕾諾爾所生的第五個兒子。

第二次分裂 (1603年-1863年)

[编辑]

1603年,約阿希姆·恩斯特倖存的五個兒子再次將安哈爾特瓜分:

1635年,克里斯蒂安一世的小兒子腓特烈建立了安哈爾特-哈茨格羅德親王國。該親王國於1709年與安哈爾特-貝恩堡合併。

安哈爾特-克滕支系於1665年消亡,克滕轉由安哈爾特-普勒茨考支系所繼承。隨著普勒茨考支系改為繼承克滕,普勒茨考被安哈爾特-貝恩堡收回。

1667年,約翰六世(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公爵)去世後,其土地被分給其三個兒子,形成了安哈爾特-米林根親王國(Principality of Anhalt-Mühlingen)和安哈爾特-多恩堡親王國(Principality of Anhalt-Dornburg)。安哈爾特-米林根於1714年重新併入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而安哈爾特-多恩堡支系的親王則在1742年長系絕嗣後,替代長系繼承了采爾布斯特。

1718年,安哈爾特-貝恩堡的維克多·阿瑪迪斯去世後,他的土地被分給了他的兩個兒子,小兒子成為了安哈爾特-蔡茨-霍伊姆親王國的親王。1727年,該親王國更名為安哈尔特-贝恩堡-绍姆堡-霍伊姆,並於1812年與安哈爾特-貝恩堡公國合併。

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旁系最終於1793年完全消亡。其領地被當時家族的其他剩餘分支所瓜分。

1803年安哈爾特-貝恩堡獲晉升成為公國,到了1806年安哈爾特-克滕亦升為公國,而安哈爾特-德紹則於1807年升為公國。安哈爾特-克滕支系於1847年消亡,而安哈爾特-貝恩堡支系則於1863年絕嗣,最終安哈爾特-德紹支系的安哈爾特公爵利奧波德四世得以重新統一安哈爾特。

安哈特爾親王國(公國)劃分一覽表 (1603年-1863年)
德紹 貝恩堡 普勒茨考 采爾布斯特 克滕
1603年-
1618年
約翰·格奧爾格一世
(John George I)
(約阿希姆·恩斯特
長子)
克里斯蒂安
(Christian I)
(約阿希姆·恩斯特次子)
奧古斯特
(Augustus)
(約阿希姆·恩斯特第四子)
魯道夫
(Rudolph)
(約阿希姆·恩斯特第五子)
路德維希一世
(Louis I)
(約阿希姆·恩斯特第七子)
1603年-
1618年
1618年-
1621年
約翰·卡西米爾
(John Casimir)
(約翰·格奧爾格一世
長子)
1618年-
1621年
1621年-
1630年
約翰六世
(John IV)
(魯道夫獨子)
1621年-
1630年
1630年-
1635年
克里斯蒂安二世
(Christian II)
(克里斯蒂安一世長子)
1630年-
1635年
1635年-
1650年
哈茨格羅德
腓特烈
(Frederick)
(克里斯蒂安一世
第三子)
貝恩堡
克里斯蒂安二世
(Christian II)
(克里斯蒂安一世
長子)
1635年-
1650年
1650年-
1653年
威廉·路德維希
(William Louis)
(路德維希一世次子)
1650年-
1653年
1653年-
1654年
恩斯特·戈特利伯英语Ernest Gottlieb
萊布雷希特
埃曼努爾
(Ernest Gottlieb,
Lebrecht
& Emmanuel)

(奧古斯特長子、
次子 及 第三子)
1653年-
1654年
1654年-
1656年
萊布雷希特
埃曼努爾
(Lebrecht & Emmanuel)
(奧古斯特次子 及
第三子)
1654年-
1656年
1656年-
1660年
貝恩堡
維克多·阿瑪迪斯
(Victor Amadeus)
(克里斯蒂安二世
獨子)
1656年-
1660年
1660年-
1665年
約翰·格奧爾格二世
(Victor Amadeus)
(約翰·卡西米爾
獨子)
1660年-
1665年
1665年-
1667年
維克多·阿瑪迪斯
(Victor Amadeus)
(克里斯蒂安二世獨子)
萊布雷希特
埃曼努爾
(Lebrecht & Emmanuel)
(奧古斯特次子 及 第三子)
[I]
1665年-
1667年
1667年-
1669年
采爾布斯特
卡爾·威廉
(Charles William)
(約翰六世第三子)
米林根
安東·京特爾英语Anthony Günther, Prince of Anhalt-Zerbst
(Anthony Günther)
(約翰六世第四子)
多恩堡
約翰·路德維希一世
(John Louis I)
(約翰六世第六子)
1667年-
1669年
1669年-
1670年
埃曼努爾
(Emmanuel)
(奧古斯特第三子)
1669年-
1670年
1670年-
1693年
哈茨格羅德
威廉·路德維希
(William Louis)
(腓特烈獨子)
埃曼努爾·萊布雷希特
(Emmanuel-Lebrecht)
(埃曼努爾獨子)
1670年-
1693年
1693年-
1704年
利奧波德一世
(Leopold I)
(約翰·格奧爾格二世
次子)
1693年-
1704年
1704年-
1709年
多恩堡
約翰·路德維希二世
約翰·奧古斯特、
克里斯蒂安·奧古斯特
克里斯蒂安·路德維希
及 約翰·腓特烈
(John Louis II,
John Augustus,
Christian Augustus,
Christian Louis
& John Frederick)

(約翰·路德維希一世
長子、次子、第三子、
第四子 及 第五子)
利奧波德
(Leopold)
(埃曼努爾·萊布雷希特次子)
1704年-
1709年
1709年-
1710年
維克多·阿瑪迪斯
(Victor Amadeus)
(克里斯蒂安二世獨子)
多恩堡
約翰·路德維希二世
克里斯蒂安·奧古斯特
克里斯蒂安·路德維希
及 約翰·腓特烈
(John Louis II,
Christian Augustus,
Christian Louis
& John Frederick)

(約翰·路德維希一世
長子、第三子、
第四子 及 第五子)
1709年-
1710年
1710年-
1714年
多恩堡
約翰·路德維希二世
克里斯蒂安·奧古斯特
及 約翰·腓特烈
(John Louis II,
Christian Augustus
& John Frederick)

(約翰·路德維希一世
長子、第三子 及 第五子)
1710年-
1714年
1714年-
1718年
采爾布斯特
卡爾·威廉
(Charles William)
(約翰六世第三子)
1714年-
1718年
1718年-
1721年
蔡茨-霍伊姆
萊布雷希特
(Lebrecht)
(維克多·阿瑪迪斯
次子)
卡爾·腓特烈
(Charles Frederick)
(維克多·阿瑪迪斯長子)
采爾布斯特
約翰·奧古斯特
(John Augustus)
(卡爾·威廉長子)
1718年-
1721年
1721年-
1727年
維克多·腓特烈
(Victor Frederick)
(卡爾·腓特烈次子)
1721年-
1727年
1727年-
1728年
贝恩堡-绍姆堡-
霍伊姆
維克多一世
(Victor I)
(萊布雷希特
長子)
1727年-
1728年
1721年-
1742年
奧古斯特·路德維希
(Augustus Louis)
(埃曼努爾·萊布雷希特第三子)
1721年-
1742年
1742年-
1746年
約翰·路德維希二世克里斯蒂安·奧古斯特
(John Louis II & Christian Augustus)
(約翰·路德維希一世長子 及 第三子)
1742年-
1746年
1746年-
1747年
克里斯蒂安·奧古斯特
(Christian Augustus)
(約翰·路德維希一世第三子)
1746年-
1747年
1747年-
1751年
利奧波德二世
(Leopold II)
(利奧波德一世次子)
腓特烈·奧古斯特
(Frederick Augustus)
(克里斯蒂安·奧古斯特次子)
1747年-
1751年
1751年-
1755年
親王: 至1807年
公爵: 1807年起
利奧波德三世
(Leopold III)
(利奧波德二世長子)
1751年-
1755年
1755年-
1765年
卡尔·格奥尔格
·莱布雷希特

(Charles Georges
Lebrecht)

(奧古斯特·路德維希次子)
普萊斯
腓特烈·埃爾德曼
(Frederick Erdmann)
(奧古斯特·路德維希
第三子)
1755年-
1765年
1765年-
1772年
腓特烈·阿爾布雷希特
(Frederick Albert)
(維克多·腓特烈長子)
1765年-
1772年
1772年-
1789年
贝恩堡-绍姆堡-
霍伊姆
卡爾·路德維希
(Charles Louis)
(維克多一世
次子)
1772年-
1789年
1789年-
1793年
親王: 至1806年
公爵: 1806年起
奧古斯特·
克里斯蒂安·腓特烈

(Augustus Christian Frederick)
(卡爾·格奧爾格·萊布雷希特
長子)
1789年-
1793年
1793年-
1796年
(繼承權爭議) 1793年-
1796年
1796年-
1797年
親王: 至1803年
公爵: 1803年起
阿历克塞·腓特烈·克里斯蒂安
(Alexius Frederick Christian)
(腓特烈·阿爾布雷希特長子)
(被貝恩堡、德紹及克滕三系瓜分) 1796年-
1797年
1797年-
1806年
普萊斯
腓特烈·斐迪南
(Frederick Ferdinand)
(腓特烈·埃爾德曼次子)
1797年-
1806年
1806年-
1812年
贝恩堡-绍姆堡-
霍伊姆
維克多二世
(Victor II)
(卡爾·路德維希
長子)
1806年-
1812年
1812年 贝恩堡-绍姆堡-
霍伊姆
腓特烈
(Frederick)
(維克多一世
第七子)
公爵
路德維希·奧古斯特
(Louis Augustus)
(奧古斯特·克里斯蒂安侄子)
1812年
1812年-
1817年
公爵
阿历克塞·腓特烈·克里斯蒂安
(Alexius Frederick Christian)
(腓特烈·阿爾布雷希特長子)
1812年-
1817年
1817年-
1818年
公爵
利奧波德四世
(Leopold IV)
(利奧波德三世長孫)
1817年-
1818年
1818年-
1830年
公爵
腓特烈·斐迪南
(Frederick Ferdinand)
腓特烈·埃爾德曼次子)
[II]
普萊斯
亨利
(Henry)
(腓特烈·斐迪南
第四子)
1818年-
1830年
1830年-
1834年
公爵
亨利
(Henry)
(腓特烈·斐迪南第四子)
普萊斯
路德維希英语Louis, Prince of Anhalt-Pless
(Louis)
(腓特烈·埃爾德曼
第四子)
1830年-
1834年
1834年-
1841年
公爵
亞歷山大·卡爾
(Alexander Karl)
(阿歷克塞·腓特烈·克里斯蒂安獨子)
1834年-
1841年
1841年-
1847年
公爵
亨利
(Henry)
(腓特烈·斐迪南第四子)
1841年-
1847年
1847年-
1863年
公爵
利奧波德四世
(Leopold IV)
(利奧波德三世長孫)
[III]
1847年-
1863年
1863年 公爵
利奧波德四世
(Leopold IV)
(利奧波德三世長孫)
1863年
  1. ^ 1665年威廉·路德維希逝世,安哈爾特-克滕支系絕嗣,領地改由普勒茨考支系的萊布雷希特埃曼努爾所繼承,兩人同時放棄普勒茨考的統治權,普勒茨考重新併入安哈爾特-貝恩堡
  2. ^ 1818年安哈爾特-克滕公爵路德維希·奧古斯特逝世,安哈爾特-克滕支系大宗絕嗣,領地改由旁宗普萊斯系的腓特烈·斐迪南所繼承。
  3. ^ 1847年安哈爾特-克滕公爵亨利逝世,安哈爾特-克滕支系大宗再次絕嗣,領地改由另一支系安哈爾特-德紹支系的利奧波德四世所繼承。

安哈爾特公爵 (1863年-1918年)

[编辑]

1803年至1807年,随着莱茵联盟的建立,安哈尔特各系均陸續升为公国,亲王升格成为了公爵。隨著安哈尔特-克滕和安哈尔特-贝恩堡相繼於1847年和1863年绝嗣,安哈尔特-德绍的利奥波德四世最終統一整個安哈尔特公国,其本人改稱安哈尔特公爵。其後的繼承人繼續統治整個安哈尔特,直到1918年11月12日君主制覆亡。

肖像 名稱 統治年份 備註
利奧波德四世 利奧波德四世
(Leopold IV)
(1794年10月1日 – 1871年5月22日)
1863年1871年
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一世
(Frederick I)
(1831年4月29日 – 1904年1月24日)
1871年1904年 利奧波德四世普魯士的弗蕾德里克的獨子。
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二世
(Frederick II)
(1856年8月19日 – 1918年4月22日)
1904年1918年 腓特烈一世薩克森-阿爾滕堡的安東妮的次子。去世後無子。
愛德華 愛德華
(Eduard)
(1861年4月18日 – 1918年9月13日)
1918年 腓特烈一世與薩克森-阿爾滕堡的安東妮的第三子。在位不到五個月後就過世。
約阿希姆·恩斯特 約阿希姆·恩斯特
(Joachim Ernst)
(1901年1月11日 – 1947年2月18日)
1918年 愛德華與薩克森-阿爾滕堡的路易絲·夏洛特的第三子。由於他繼任的時候年紀尚輕,公國事務由叔父艾瑞伯特代行攝政。在位不到兩個月後,他於1918年11月12日宣佈退位。

安哈尔特公爵继承人

[编辑]

被废黜后的安哈尔特公爵的后代仍自称安哈尔特公爵。

爱德华是安哈尔特的阿斯卡尼家族的最后一位男嗣,只有三个女儿。如果他不幸去世,阿斯卡尼家族将绝嗣。爱德华指定他的长女尤莉娅·卡塔琳娜(1980年出生)为他的继承人。

另外,阿斯卡尼家族还有两支男性分支。一个是利奥波德三世的其中一位私生子瓦德西伯爵弗朗茨,他是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元帅的祖父。该家族现任族长博恩哈德伯爵是爱德华公爵的庶堂侄,有一子一女。另一个是安哈尔特-贝恩堡-绍姆堡-霍伊姆公爵维克托二世的堂弟弗里德里希王子与平民卡罗琳·维斯塔普贵庶通婚的后代维斯塔普伯爵。德国保守派政治家库诺·冯·维斯塔普英语Kuno von Westarp就是出自该家族。该家族现任族长卡尔,有三子一女。

1980年,安哈尔特的玛丽-奥古斯塔公主合法收养了商人汉斯·利希滕贝格,后者后来改名为弗雷德里克·冯·安哈尔特亲王英语Frédéric Prinz von Anhalt。据冯·安哈尔特亲王(Prinz von Anhalt)称,他每月给她4000美元(德国消息人士称,每月2000德国马克)的经济支持。弗雷德里克·冯·安哈尔特亲王英语Frédéric Prinz von Anhalt还是莎莎·嘉宝的最后一任丈夫。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