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安哈尔特-普勒茨考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哈爾特-普勒茨考親王國
Fürstentum Anhalt-Plötzkau
1544年–1553年
1603年–1665年
安哈爾特-普勒茨考国徽
国徽
1611年的安哈爾特-普勒茨考親王國(藍色)
1611年的安哈爾特-普勒茨考親王國(藍色)
地位親王國
首都普勒茨考
历史时期中世紀
• 自安哈爾特-德紹分出
1544年
1553年
1603年
1665年
• 安哈爾特公國重新統一
1863年
前身
继承
安哈爾特-德紹
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

安哈爾特-普勒茨考(德語:Fürstentum Anhalt-Plötzkau)是歷史上位於現今德國的一個親王國,曾經兩次存在於神聖羅馬帝國之內。它最初於1544年在安哈爾特-德紹分裂後所建立,但在1553年親王格奧爾格三世英语George III, Prince of Anhalt-Dessau去世後,親王國絕嗣,隨後改由另一支系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的親王所繼承。

1603年,隨著統一的安哈爾特親王國再次分裂,安哈爾特-普勒茨考得以重建;[1]這一次,為了建立一個更大的普勒茨考領地,有部分原屬安哈爾特-貝恩堡的土地於今次分裂被改劃予普勒茨考。安哈爾特-普勒茨考第二次建立後一直延續到1665年,此時共治普勒茨考的兩位親王萊布雷希特埃曼努爾同時放棄普勒茨考,都改為繼任安哈爾特-克滕親王,而普勒茨考則回歸到安哈爾特-貝恩堡親王國[2]

安哈爾特-普勒茨考親王列表

[编辑]

安哈爾特-普勒茨考親王(1544年-1553年)

[编辑]

1553年被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兼併

安哈爾特-普勒茨考親王(1603年-1665年)

[编辑]

1665年重新與安哈爾特-貝恩堡統一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Arthur Engel (numismatist); Serrure, Raymond. Traite de Numismatique Modern et contemporaine 1. Paris: Ernest Leroux. 1897: 303. 
  2. ^  Chisholm, Hugh (编). Anhal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5. 1911. 
  3. ^ Kloth, Karen; Trondle-Weinritt, Isolde; et al (编). Handbuch Der Historischen Buchbestände In Deutschland. Olms-Weidmann. 2000: 35. ISBN 3487107791.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