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宗祠
外观
(重定向自板梁暴动)
湘南起义旧址群 | |||||
---|---|---|---|---|---|
板梁暴动夺枪旧址(中村宗祠)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司镇板梁村 | ||||
坐标 | 26°04′59″N 112°51′44″E / 26.08306°N 112.86222°E | ||||
分类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
时代 | 1928年 | ||||
认定时间 | 2013年3月5日 | ||||
| |||||
![]() |
中村宗祠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当地刘姓居民的宗祠。1928年湘南起义期间,黄克诚、尹子韶等中国共产党成员在此策动过武装暴动。2013年,“板梁暴动夺枪旧址——中村宗祠”作为湘南起义旧址群的子项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编辑]中村宗祠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当地刘姓村民供奉祖先的祠堂。民国17年(1928年)2月2日,被年关暴动打散的宜章挨户团领导人吴国斌携18名团丁撤到永兴板梁村暂时落脚,8日,黄克诚、尹子韶、刘承羔等中共领导的农军领导人发动板梁暴动,一举夺取了民团的全部枪支弹药,并在中村宗祠召开大会,宣布建立“永兴县工农革命军第一师”。[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湘南起义旧址群的一部分,中村宗祠在2011年入选第九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4],2013年升格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2018年,郴州市文物事业管理处对中村宗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缮。[7]
建筑
[编辑]中村宗祠建筑占地288.2平方米,坐西朝东(偏北10°),南北宽11米,东西长26.2米,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前后二进、左右单开间,由前到后依次为大门、前厅、露天坪、后厅和厢房[2]。大门右侧书写有“中村宗祠”四字,梁枋上饰有双龙戏珠图案,山墙上书写有“忠、孝、廉、节”四字[8]。2010年代,中村宗祠存在年久失修的状况,石柱、青石地面出现破损,堂屋后的佛龛也有一定破损,后得以修缮[7]。
参考文献
[编辑]- ^ 郴州市永兴县委宣传部. 红色记忆:湖南永兴板梁夺枪暴动. 2019-08-26 [2025-08-18].
- ^ 2.0 2.1 板梁暴动夺枪旧址—中村宗祠. 湖南日报. 2019-09-23 [2025-08-18].
- ^ 红色故事 | 板梁暴动:农民军巧设饭局俘敌夺枪. 湖南日报. 2023-06-23 [2025-08-18].
- ^ 中共郴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郴州红色遗址 ⑩ 中村宗祠(板梁暴动旧址). 2021-04-20 [2025-08-18].
- ^ 湖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湖南省文物局. 2023-12-31 [2025-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13).
- ^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文物局. 2013-05-03 [2025-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2).
- ^ 7.0 7.1 湖南省文物局关于湘南起义旧址群——板梁暴动夺枪旧址中村宗祠修缮工程的批复. 湖南省文物局. 2018-04-13 [2025-08-18].
- ^ 谭剑. 【重温经典 致敬百年】⑩ 湘南起义旧址群. 湖南日报. 2021-04-01 [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