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海巡署800噸級巡防救難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巡署800噸級巡防救難艦
謀星艦
概况
舰种巡防救難艦
舰名出处海關副總稅務司:朱守謀
拥有国 中華民國
下订日期1986年9月22日
建造者 荷蘭威爾頓·費諾德英语Wilton-Fijenoord
下水日期1988年
入役日期1988年
退役日期2022年
數量2艘
技术数据
排水量866噸
满载:917噸
长度68米
型宽9.63米
吃水
功率7,735PS × 2 台
電力輸出255kw × 2 台
最高速度28節
續航力3,200浬(20.1節)
乘員50 人
武器裝備1門T-75 20毫米機炮
2~4挺白朗寧M2重機槍
3挺T75班用機槍

海巡署800噸級巡防救難艦原是中華民國財政部關稅總局於1986年向荷蘭威爾頓·費諾德造船廠訂造的兩艘緝私艦,其船體構造堅固及船速快,最高航速28節,艦上配有兩艘巡邏快艇,為1980年代晚期至2000年代台灣海上緝私的利器[1]。兩艦最初由關稅局操作,在1990年轉交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舊保七總隊),後來再被移交予在2000年成立的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福星艦及謀星艦

[编辑]

福星艦於1986年9月22日由中華民國財政部關稅總局與荷蘭造船廠簽約建造,1988年2月12日由總局長黃清潯主持下水典禮並命名[2],後由法國籍動力船塢船「Dock Express FRANCE」裝運返台,2000年移撥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今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謀星艦原服役中華民國財政部關稅總局基隆關稅局,船名以當時關稅總局副總局長朱守謀先生名諱之「謀」字命名,於2000年移撥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今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訂購原因

[编辑]

福星艦和謀星艦原為經濟部海關局向荷蘭威爾頓·費諾德造船廠訂造的緝私艦,是台灣海巡極少數直接向歐洲國家訂購的巡邏船,海關局在當年原來沒有向荷蘭購買船艦的計劃,其起源是海軍在1981年委托同廠建造兩艘劍龍級潛艦,但該荷蘭造船廠一直財政艱困,在1986年初陷入停工危機,國防部為保障在荷蘭建造中的兩艘潛艦能夠完工交付,在1986年4月協請經濟部海關局,將原定向中船公司(今台灣國際造船)訂造的兩艘緝私艦,改為向威爾頓·費諾德造船廠訂購,以緩解該廠的財政困難,最終兩艘荷蘭潛艦得以完工及交付返國[3]

艦上系統

[编辑]

動力系統

[编辑]
  • 主機馬力:7,735 PS x 2台
  • 發電機功率:255KW x 2台
  • 可變螺距螺槳,雙舵

武器裝備

[编辑]

同級艦

[编辑]
艦名 舷號 建造廠 開工日期 下水日期 交船日期 服役日期 除役日期 備註
謀星 CG105  荷蘭威爾頓·費諾德 1988年7月交船 2022年3月29日
福星 CG106  荷蘭威爾頓·費諾德 1988年2月12日 1988年6月交船 2020年10月7日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