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甘地-歐文協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尊稱為聖雄甘地

甘地-歐文協議 》(英語:Gandhi–Irwin Pact)是聖雄甘地與時任印度總督的歐文勳爵(Lord Irwin)在1931年3月5日,於倫敦舉行的第二次圓桌會議(印度)之前簽署的一項政治協議。[1]歐文勳爵在此之前,已於1929年10月宣佈一項模糊的承諾,即在一個不確定的未來給予印度"自治領地位"(dominion status),並將召開圓桌會議討論未來的憲法。[2] 第二次圓桌會議隨後於1931年9月至12月在倫敦舉行。這次會議標誌著印度的公民不服從運動的結束。

甘地與歐文勳爵共進行過八次會談,總計歷時達24小時。雖然甘地對歐文的誠意印象深刻,但協議的條款顯然遠低於甘地為休戰(指結束當時正在進行的公民不服從運動。這場運動由甘地發起,以非暴力抵抗的方式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特別是反對不公平的食鹽稅。)所設定的最低要求。[3]

甘地經由簽訂《甘地-歐文協議》而成功讓超過9萬名政治犯獲得釋放。[4]

背景

[编辑]

歐文勳爵當時正領導英屬印度政府對印度民族主義者的鎮壓行動,但他本人並不喜歡其擔任的角色。當時由英國人主導的印度文官體系和商業圈,甚至主張採取更嚴厲的措施。然而,英國時任首相拉姆齊·麥克唐納印度事務大臣威廉·班恩英语William Wedgwood Benn, 1st Viscount Stansgate都渴望實現和平,前提是不會削弱工黨政府執政的地位。因此他們希望圓桌會議能夠成功,並深知如果沒有甘地參與,會議將因缺乏代表性而變得份量不足。拉姆齊·麥克唐納於1931年1月在圓桌會議的閉幕會議上表達希望國大黨能參加下一屆會議,歐文勳爵心領神會,隨即下令無條件釋放因公民不服從運動而被監禁的甘地和所有國大黨工作委員會成員。甘地也已同意會見總督作為回應。[5]

這是甘地與總督在13年內的第二次高層會晤。其意義應從作為1919年《印度政府法案》基礎,但因殖民政府讓步有限而未能平息印度獨立運動的蒙太古-切姆斯福德改革的背景下來理解 - 此蒙太古-切姆斯福德改革是英國為安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益高漲的印度獨立呼聲而進行的一系列憲政改革。這些改革的內容後來被寫進1919年《印度政府法案》。然而這些改革只是有限度的讓步,它雖然在省級政府中引入部分印度人參與,但核心權力(如財政、警察和軍事)仍牢牢掌握在英國殖民政府手中。由於這項改革並未滿足印度人民對完全自治或獨立的訴求,而導致印度民族主義運動的進一步激化。甘地發起的公民不服從運動正是對這場改革不足的回應。

提議的條件

[编辑]
甘地帶領他的追隨者進行食鹽進軍行動,[6]以爭取廢除英屬印度的食鹽法。[7]
  • 國大黨停止食鹽進軍(對殖民政府食鹽專營法規的抗議)。
  • 國大黨參與第二次圓桌會議。
  • 撤銷殖民政府頒佈的所有限制國大黨活動的法令。
  • 撤銷所有涉及數種政治罪行(羅拉特法)的起訴,但暴力行為除外。
  • 釋放因參與食鹽進軍而被捕的囚犯。
  • 取消食鹽稅,允許印度人合法生產、交易、銷售和自用食鹽。

許多在印度和英國的英國官員,對於與一個公然以摧毀英屬印度為目的的政黨達成協議的想法感到憤慨。溫斯頓·邱吉爾公開表達其厭惡:" ...看著這個曾是受過英國教育、並成為英國法律精英一部分的內殿律師(Inner Temple lawyer,英國大律師學院(Inns of Court)教育出來的律師),如今卻是煽動性的苦行僧,半裸地(穿著印度傳統的托蒂布)邁上總督府的台階,與國王皇帝的代表在平等的條件下進行談判和會晤,這是一幅令人作嘔和羞辱的景象。[8]"

殖民政府同意的條款

[编辑]
  • 撤銷所有因應(公民不服從運動)而頒布的高壓法令,並終止相關起訴。
  • 釋放所有政治犯,但有暴力行為者除外。
  • 允許以和平方式對酒店和外國布料商店進行糾察的活動。
  • 恢復真理堅持者英语satyagrahis(即參與公民不服從運動者)受到沒收的財產。
  • 允許居住在海邊的民眾自由晒取或製造食鹽。
  • 解除對國大黨的禁令。

未達成協議的條款

[编辑]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Gandhi Irwin Pact Event List.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6). 
  2. ^ Ruhe, Peter. Gandhi. London: Phaidon Press. 2001: 75. 
  3. ^ Gandhi-Irwin Pact. Gandhi – A Pictorial Biography. Bombay Sarvodaya Mandal / Gandhi Book Centre. [2025-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30). 
  4. ^ Banglapedia: 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Bangladesh, Volume 3, p. 36, "Sirajul Islam", Asiatic Society of Bangladesh
  5. ^ Gandhi–Irwin Pact | Mahatma Gandhi Pictorial Biography. www.mkgandhi.org.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30). 
  6. ^ Salt March. Oxford Encyclopedia of the Modern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2021-01-04]. ISBN 978-0-19-517632-2. 
  7. ^ "Mass civil disobedience throughout India followed as millions broke the salt laws", from Dalton's introduction to Gandhi's Civil Disobedience, Gandhi and Dalton, p. 72.
  8. ^ The Half-Naked Seditious Fakir | This Was Bapu | Student's Projects. www.mkgandhi.org. [2022-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5). 

Template:Indi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Template:Mahatma Gand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