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畢打街

坐标22°16′55″N 114°09′27″E / 22.2818783°N 114.1576313°E / 22.2818783; 114.157631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2°16′55″N 114°09′27″E / 22.2818783°N 114.1576313°E / 22.2818783; 114.1576313

Pedder Street
畢打街
畢打街之南段 (2015年)
道路長度0.25公里(0.16英里)
车速限制50公里每小時
车道数四線單程
地點香港中西區中環
起點德輔道中/雲咸街
終點干諾道中/康樂廣場
畢打街夜景
1870年代的畢打街

畢打街(英語:Pedder Street),原稱必打街,是香港中環一條重要街道,位處香港商業區心臟地帶。畢打街接雲咸街北端,南起皇后大道中,經德輔道中至干諾道為止。目前畢打街是單程向北行。

名稱

[编辑]

必打街是為紀念香港首位船政司英语Harbourmaster威廉·必打英语William Pedder中尉(Lt. William Pedder)而命名。因為必打街的中文名稱中的「必打」可意會為「必須要打」,故此當時市民習慣把必打街讀成畢打街。後來在1976年,政府正式把街道的中文名稱改名為畢打街,英文名稱則維持不變,沿用至今。[1]

歷史

[编辑]

1863年,皇后大道中及畢打街交界處興建了畢打街鐘樓,鐘樓具有報時及報火警的作用,當時是中環的標誌,在1908年被拆卸。香港開埠初期,畢打街東有顛地洋行,西有郵政總局怡和洋行連卡佛洋行等。1867年,顛地洋行倒閉,原址則建成當時香港最高(六層高)的香港大酒店,1926年被大火燒毀。其後香港置地公司購入該地,改建成告羅士打行,1980年代再改建為置地廣場告羅士打大廈

20世紀中期,畢打街由皇后大道中至德輔道中的段落除了有車路外,中間位置曾經用作預留給車輛停泊[2]。現在環球大廈的位置昔日是香港郵政總局舊址,1976年搬遷後拆卸以興建港鐵中環站,而該站目前為港島綫及荃灣綫中轉站,原址上層則建成環球大廈。在畢打街西面的畢打行在1924年落成,並保存至今。

圖片

[编辑]
1869年為慶祝愛丁堡公爵亞爾菲臘來訪而在畢打碼頭佈置的拱門裝飾,由約翰·湯姆森

現況

[编辑]

今日的畢打街是香港其中一條最繁忙的街道,兩旁設有銀行及著名品牌專門店等。2005年12月8日,時裝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香港旗艦店重新開幕,是全球四大路易威登店之一。

著名地點

[编辑]
會德豐大廈

交通

[编辑]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電車
電車
  • 畢打街站
巴士
港島巴士
5X 堅尼地城 銅鑼灣(威非路道)
6 赤柱市場 中環(交易廣場) 晚間開出班次會繞經舂磡角及馬坑
6X 赤柱市場 中環(交易廣場)
11 中環碼頭 渣甸山
12A 金鐘(添馬街) 麥當勞道
13 金鐘(添馬街) 旭龢道
15 中環(5號碼頭) 山頂
15C 中環(香港摩天輪) 花園道
66 中環(交易廣場) 馬坑(赤柱廣場)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75 深灣 中環(交易廣場)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90 鴨脷洲邨 中環(交易廣場) 平日早上繁忙時間不經利東邨
90C 鴨脷洲大街 中環怡和大廈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97 利東邨 中環(交易廣場)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720A 西灣河(嘉亨灣) 中環畢打街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早上08:00前的班次以金鐘海富中心)為終點站
大嶼山或機場巴士
E11 天后站 航天城 部份時段由E11A線提供服務
E11A 天后站 航天城 部份時段由E11線提供服務
E11B 天后站 東涌(滿東邨)
過海隧道巴士

參考資料

[编辑]
  1. ^ 香港地方 - 討論:必打街易名畢打街. [200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2. ^ Mary. 德國攝影師 Hedda Morrison 的珍貴「香港老照片」,記錄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風光景物. 攝影札記 Photoblog. 2018-08-09 [2020-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外部連結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畢打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