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怡和大廈

坐标22°16′59″N 114°9′32″E / 22.28306°N 114.15889°E / 22.28306; 114.158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2°16′59″N 114°9′32″E / 22.28306°N 114.15889°E / 22.28306; 114.15889

怡和大廈
Jardine House
概要
類型摩天大樓
建築風格跨國風格
用途辦公室
地點香港島中環康樂廣場1
坐标22°16′59″N 114°09′32″E / 22.283055555556°N 114.15888888889°E / 22.283055555556; 114.15888888889
兴建期1970年-1973年
托建方香港置地
所有者香港置地
高度
高度178.54 米
屋顶178.5米
顶楼52層
技术细节
建筑面积53,000平方呎
层数52層
电梯数24部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木下一
建筑商巴馬丹拿
地圖
地图
怡和大廈地下大堂
怡和大廈地下設康樂花園

怡和大廈(英語:Jardine House),亦稱康樂大廈(因旁邊為康樂廣場而得名;也是1988年前的專稱),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康樂廣場1號,樓高52層,由中環大業主置地公司興建,於1973年落成,是香港首幢摩天大樓,完工時曾一度成為亞洲最高的建築物、擁有亞洲最快的電梯及最大的空調冷卻系統[1],1974年被日本的新宿三井大廈超越。建築師為曾經設計置地廣塲木下一

歷史

舊渣甸大廈

第一代渣甸大廈建於1841年,位處畢打街20號與寶靈海旁中(今德輔道中)交界[2],前方是畢打碼頭

第二代渣甸大廈在1909年於原址重建,其尖塔型屋頂是當時地標[3]。大廈在1956年拆卸,重建成一座17層的第三代渣甸大廈[4]

最後再於1970年代業權易手,建成現時的會德豐大廈

新怡和大廈

1970年6月1日,香港政府中環填海區的「地王」拍賣,土地面積53,000平方呎,底價5300万港元,吸引18個財團競投,置地出價2亿5800萬港元投得,是當時香港最高每呎地價的紀錄。大廈由金門建築興建,由動工至平頂只用了1000天,建築速度亦是當時的一項紀錄。怡和大廈於1973年落成,成為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至1980年由合和中心取代。

1988年,怡和集團總部搬遷至本建築內(康樂大廈),故此康樂大廈亦改名為怡和大廈。

2020年,地庫原有開業於1999年的歌柏絲意大利餐廳(Grappa's Cellar)在上年7月結業[5],裝修後於6月15日改為置地公司首個美食廣場 BaseHall,由 Linehouse 負責設計,設8間餐廳和2間酒吧[6]

建築特色

中區填海計劃第1期進行前,怡和大廈與交易廣場緊鄰海旁
晚上的怡和大廈

怡和大廈是本港第一幢摩天大樓,以獨特的窗設計見稱,成為香港的地標,迄今未變。1,748扇圓形的「月洞門」窗戶[7],秉承了中国傳統的建築特色,臨窗遠眺,維多利亞港太平山景色一覽無遺。

木下一採用以核心的筒為支撐,而建築外圍則以非常薄的外牆包圍,令建築看起來十分輕盈。此建築物方法是為了滿足發展商當年要求以最快及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完成項目,以加快資金回籠[8]

怡和大廈原先的外牆以混凝土及白色紙皮石為主,但因建築位置臨海使之經常剝落而需更換,到1984年外牆改以鋁板覆蓋,看起來更有現代感,也沒有紙皮石飛脫傷人的風險。[9]由於內部陳設跟對面的郵政總局不協調,其灰啡色雲石內籠亦顯得過時,甚至與交易廣場的陳設相比也格格不入,故1988年再度翻新室內公共空間,牆身被換上意大利綠色大理石,假天花則換上德國製白色金屬板,也加裝高級商廈常見的旋轉門系統,客運升降機被更換為Otis Elevonic 401。2003年及2008年曾兩度度翻新升降機,其中2008年被更換為迅達,並加裝Miconic 10升降機分配系統。

樓層分佈

大廈高層為辦公室,低層設有商場美心食品旗下食肆,鄰接交易廣場香港郵政總局、國際金融中心及港鐵香港站,並以行人天橋連接。

軼事

原本怡和大廈向海前方的新填地會建造一座30層高的政府合署,裏面包括新的郵政總局。不過當1971年此地皮以2.58億港元賣給香港置地時,政府同意發展商不阻擋海景的要求,原本的政府合署因此有了120呎的高度限制。

流行文化

1977年香港邵氏兄弟製作的科幻怪獸電影《猩猩王》,後半段有猩猩王爬上當時香港最高建築物康樂大廈的情節。

1981年的美國真人電視電影《蜘蛛俠:龍之挑戰英语Spider-Man: The Dragon's Challenge》以香港為題材,其中電影尾段蜘蛛俠在康樂大廈攀爬至大廈頂樓。

圖片

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怡和大廈巴士站
巴士
港島巴士
2 嘉亨灣 中環(港澳碼頭)
12 中環3號碼頭 羅便臣道柏道 星期一至五上午09:00前的班次不經金鐘柏道干諾道中
12A 金鐘添馬街 麥當勞道
13 金鐘添馬街 旭龢道
18 北角健康中街 堅尼地城(卑路乍灣) 平日早上班次以上環為終點站
37B 置富花園 金鐘 平日上午繁忙時間由37X線提供服務
37X 置富花園 金鐘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40M 華富(北) 會展站
90B 海怡半島 金鐘(東)
90C 鴨脷洲大街 中環怡和大廈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720 嘉亨灣 中環(港澳碼頭)
720P 太古城 中環干諾道中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722 耀東邨 中環碼頭
780 柴灣(東) 中環碼頭
788 小西灣(藍灣半島) 中環(港澳碼頭)
過海隧道巴士
600 安達臣 中環(林士街)
680X 烏溪沙站 中環(港澳碼頭)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905 荔枝角 會展站
905P 荔枝角 灣仔港灣道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914 海麗邨 天后站
930 荃灣西站 會展站 每日10:55或之前往荃灣的班次以荃灣(愉景新城)為總站
930A 荃灣西站
荃灣(愉景新城)

會展站
灣仔菲林明道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930B 葵盛(東) 銅鑼灣(摩頓台)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930X 荃灣(愉景新城) 銅鑼灣(摩頓台)
934 荃灣(灣景花園) 灣仔菲林明道
934A 荃灣(荃威花園) 灣仔菲林明道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935 石籬(大隴街) 灣仔菲林明道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早上部分往港島班次以安蔭為起點
936 石圍角 銅鑼灣(棉花路)
936A 石圍角
梨木樹

銅鑼灣(棉花路)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948P 青衣(長安邨) 天后站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948X 青衣(長宏邨) 天后站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950 屯門(菁田及和田) 會展站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952 屯門(置樂花園) 銅鑼灣(摩頓台) 平日09:19或之前往港島的班次以金鐘(西)為終點站
952P 屯門(置樂花園) 銅鑼灣(摩頓台)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960 屯門(建生邨) 會展站
960C 屯門(富泰邨) 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960S 屯門(富泰邨) 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961 屯門(山景邨) 灣仔(會議展覽中心) 每日指定班次繞經銅鑼灣
962 屯門(龍門居) 銅鑼灣(摩頓台)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962P 屯門(龍門居) 銅鑼灣(摩頓台)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962X 屯門(龍門居) 銅鑼灣(摩頓台)
968 元朗(西) 銅鑼灣(天后)
968A 元朗(西) 銅鑼灣(天后)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969 天水圍市中心 銅鑼灣(摩頓台) 每日18:45後往港島方向以天水圍(天恩邨)為起點站
P960 兆康站(北) 會展站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P968 元朗(西) 銅鑼灣(天后)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早上08:30班次之前往港島的班次以朗屏站為起點站
N930 荃灣(愉景新城) 銅鑼灣(摩頓台) 通宵服務
N952 屯門(置樂花園) 銅鑼灣(摩頓台) 通宵服務
N960 會展站 屯門(建生邨) 通宵服務
N962 屯門(龍門居) 銅鑼灣(摩頓台) 通宵服務
N969 天水圍市中心 銅鑼灣(摩頓台) 通宵服務
969N 天水圍市中心 銅鑼灣(摩頓台) 只限每日清晨時段服務
大嶼山或機場巴士
A11 北角碼頭 機場
E11 天后站 航天城 部份時段由E11A線提供服務
E11A 天后站 航天城 部份時段由E11線提供服務
E11B 天后站 東涌(滿東邨)
NA11 北角碼頭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經機場客運大樓 通宵服務

參看

參考資料

  1. ^ Leung Francis. 怡和大廈落成50周年. One Thing HK. 2023-07-13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中文(香港)). 
  2. ^ 余, 震宇. 上半山.下中環:一個城區的蛻變. 香港: 中華書局. 2017. ISBN 9789888463954. 
  3. ^ 鄭, 寶鴻. 香港華洋行業百年──貿易與金融篇. 香港: 商務印書館. 2016: 35. ISBN 9789620771521. 
  4. ^ 余, 震宇. 港島海岸線. 香港: 中華書局. 2014: 72–73. ISBN 9789888290888. 
  5. ^ Tom Grundy. Landlord ousts Hong Kong live music stronghold Grappa’s Cellar amid plans for food court. Hong Kong Free Press. 2019-05-07 [202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英语). 
  6. ^ 10間本地食店坐鎮.BaseHall. Capital 資本平台. 2020-06-09 [202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 
  7. ^ 李培基. 「十築香港」入選建築(81):怡和大廈 (前康樂大廈). Diva Channel - 經濟通 ET Net. 2014-12-26 [201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8. ^ 潘淑盈. 【建築說歷史】城中首座摩天大廈曾創多項亞洲紀錄 設近2000扇圓窗、成天橋網路先驅. 地產站 (香港經濟日報). 2023-04-16 [2023-09-10]. 
  9. ^ 康樂大廈:曾經的亞洲第一高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頭條日報 圖說往昔
  10. ^ SVB in China. Silicon Valley Bank.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4) (英语). 
  11. ^ https://www.templewater.com/contact-us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