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膏蕈氨酸
外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鵝膏蕈氨酸)
| 鹅膏蕈氨酸 | |
|---|---|
| 首选IUPAC名 (S)-2-amino-2- (3-hydroxyisoxazol-5-yl) acetic acid | |
| 别名 | Ibotenic acid |
| 识别 | |
| CAS号 | 2552-55-8 |
| ChemSpider | 1196 |
| SMILES |
|
| InChIKey | IRJCBFDCFXCWGO-UHFFFAOYAQ |
| IUPHAR配体 | 1371 |
| 性质 | |
| 化学式 | C5H6N2O4 |
| 摩尔质量 | 158.11 g·mol⁻¹ |
| 熔点 | 151-152° (无水);144-146° (一水合物) |
| 溶解性(甲醇) | 可溶 |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
鹅膏蕈氨酸(Ibotenic acid), 是一种含有异噁唑环的氨基酸,是强烈的神经毒素,可对大脑造成严重损伤,最初是於1960年代在日本从鵝膏菌屬的假球基鹅膏(二名法:Amanita ibotengutake)分离出来,其英文名称由此而来。
性质
[编辑]制取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