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優良條目評選
外观
(重定向自Wikipedia:优良条目重审)
![]() | 社群目前正在試行以結合「評審制」評選優良條目的新方案,歡迎在此處提交新條目,或發表相關意見。 |
![]() ![]() |
優良條目評選 ![]() 优良条目评选为期7天,自动确认用户可提名条目并参与评选投票。提名新优良条目的用户應當積極回應積極建設性批評,並和評審者共同改進條目以達成優良狀態。若条目通过评审,則條目頁右上角將會放置圓形十字標記( 目前有3篇提名條目。 |
優良條目工具 评选工具 相關頁面 |
提名程序
|
![]() 存檔 | ||||
---|---|---|---|---|
| ||||
| |||
提名區[編輯]
🎯 評選標題 | 👍 | 👎 | ❔ | 狀態 | ⏲️ | 💬 | 👥 | 🙋 最新發言 | 🕒 (UTC+8) | |
---|---|---|---|---|---|---|---|---|---|---|
1 | 小拉尔夫·坎贝尔 | 3 | 3票 | 3天後 | 3 | 3 | Banyangarden | 2025-10-07 21:47 | ||
2 | 贝蒂·特哈达 | 4 | 4票 | 5天後 | 4 | 4 | Banyangarden | 2025-10-08 11:45 | ||
3 | 天王星 | 2 | 反對2 | 5天後 | 2 | 2 | Olaf8940 | 2025-10-07 20:05 |
小拉尔夫·坎贝尔
[编辑]小拉尔夫·坎贝尔(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提名人:金色黎明(留言) 2025年10月4日 (六) 07:42 (UTC)
- 投票期:2025年10月4日 (六) 07:42 (UTC)至2025年10月11日 (六) 07:42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5年11月10日 (一) 07:43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翻译自英维优良条目,一个多月以前曾参选GA,然票数仅以一票之差落败。今再度参选--金色黎明(留言) 2025年10月4日 (六) 07:42 (UTC)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我也有一篇差一票的,等满30天再次参选。--西安兵马俑🔞 个人贡献 2025年10月4日 (六) 14:49 (UTC)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Banyangarden(留言) 2025年10月7日 (二) 13:47 (UTC)
贝蒂·特哈达
[编辑]贝蒂·特哈达(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政治人物传记,提名人:金色黎明(留言) 2025年10月6日 (一) 05:54 (UTC)
- 投票期:2025年10月6日 (一) 05:54 (UTC)至2025年10月13日 (一) 05:54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5年11月12日 (三) 05:55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翻译自英文维基百科的GA条目,同时参加美洲月和DYK评选金色黎明(留言) 2025年10月6日 (一) 05:54 (UTC)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Kanshui0943(留言) 2025年10月6日 (一) 09:05 (UTC)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西安兵马俑🔞 个人贡献 2025年10月6日 (一) 10:15 (UTC)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Banyangarden(留言) 2025年10月8日 (三) 03:45 (UTC)
天王星
[编辑]天王星(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提名人:WiiUf(留言) 2025年10月6日 (一) 09:56 (UTC)
- 投票期:2025年10月6日 (一) 09:56 (UTC)至2025年10月13日 (一) 09:56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5年11月12日 (三) 09:57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原因如下:
- 導言過長(5段),不符格式手冊要求(最多4段);
- 正文中五處沒有來源:
⋯⋯包括一次连续四夜的观测。
根据后者的坐标系,1986年在阳光下的极则是北极。
没有中气层(散逸层)。
第一颗和第二颗(天卫三和天卫四)是威廉·赫歇耳在1787年3月13日发现的,另外两颗天卫一和天卫二是在1851年被威廉·拉索尔发现的。在1852年,威廉·赫歇耳的儿子约翰·赫歇耳才为这四颗卫星命名。到了1948年杰拉德·柯伊伯发现第五颗卫星天卫五。
在1986年看到的天王星,在其他的区域都像是毫无生气的死寂行星。
- 翻譯品質不佳:
天王星的亮度也是肉眼可见的,但由于较为黯淡以及缓慢的绕行速度而未被古代的观测者认定为一颗行星。
……从而在太阳系的现代史上首度扩展已知的界限,也是第一颗使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
他在他的学报上的纪录着:「⋯⋯」
当赫歇尔继续谨慎的以彗星描述他的新对象,其他的天文学家已经开始做不同的怀疑。
这个天体很快便被接受是一颗行星。
等,不再贅述
- 人稱代詞運用混亂:
我不知该如何称呼她,他在接近圆形的轨道上移动很像一颗行星⋯⋯
俄国天文学家安德斯·约翰·莱克塞尔估计他至太阳的距离是地球至太阳的18倍
綜上所述,該條目不符合標準。WiiUf(留言) 2025年10月6日 (一) 09:56 (UTC)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理由同上。--英國皇家歐拉夫王子(留言) 2025年10月7日 (二) 12:0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