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角咀市政大廈

坐标22°19′19″N 114°09′46″E / 22.321947°N 114.162766°E / 22.321947; 114.162766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角咀市政大廈
Tai Kok Tsui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
大角咀市政大廈外觀
概要
類型香港市政大廈
归类政府/公共建築
地點 香港
地址大角咀福全街63號
坐标22°19′19″N 114°09′46″E / 22.321947°N 114.162766°E / 22.321947; 114.162766
起造2001年1月
竣工日2005年4月
开放2005年12月1日(街市 )
2005年12月2日(公共圖書館)
2006年1月4日(體育館)
启用2006年7月10日
造价4.1億港元
所有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管理者香港特別行政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食物環境衛生署
技术细节
结构系统混凝土、鋼筋
大小3,075平方米
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
层数7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建築署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地圖
地图
参考
2005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
大角咀市政大廈福全街入口
四樓大角咀游泳池入口
7樓大角咀體育館主場

大角咀市政大廈(英語:Tai Kok Tsui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是香港的一座多用途的市政大樓,位於九龍大角咀福全街63號,其中大角咀街市於2005年12月1日正式啟用[1],大角咀公共圖書館於2005年12月2日啟用[2],而大角咀游泳池、大角咀體育館則於2006年7月10日啟用[3]大角咀街市佔地3層,總面積約7,000平方米,街市位於地下和1樓,設有120多個檔位;熟食中心位於2樓,設有12個熟食檔。

歷史

[编辑]

初期規劃

[编辑]

當初市政大廈規劃在大角咀埃華街福全街大角咀道交界的開放空間興建,前身為石礦場[4]。隨後該處共有四十多家工廠佔用,面積約6,900平方米[5]。早於1982年3月,旺角區議會市政總署曾討論該地的發展計劃,惟雙方對此未能達成共識[5]

香港市政局於1982年7月建議在該處,興建一座集街市及室內運動場於一身的市政大樓,並分別於委員會及大會獲得通過[6][7]。該建議亦於同年8月獲得旺角區議會原則上支持[8][9]。翌年局方與旺角區議會討論後,提出該大樓的規劃方案,當中設立街市及熟食市場,安置界限街街市、大角咀小販市場的攤販及當區的街邊小販[10]。另外大樓設有小型圖書館、地區文化中心、康樂設施及辦公室,預算約7,500萬港元[10]。1983年10月,方案於市政局大會獲得通過[11]。1984年4月,局方同意市政總署的建議,取消在該市政大廈設立地區文化中心[12][13]

然而局方於1985年3月,考慮到當時工地清理進度及財政預算後,決定延遲工程至1989/90年度展開[14]

設立臨時街市

[编辑]

經過諮詢旺角區議會後,市政局為回應當時大角咀對街市的需求及解決街邊小販非法擺賣的問題,建議在原有工地其中2,000平方米的地方興建臨時街市。該提議於1985年4月獲得旗下委員會通過[15][16]。隨後旺角區議會亦同意計劃,並要求局方盡快在區內興建市政大樓取代[17]。經過市政總署分別在1985年8月及10月修正方案後,分別由市政局委員會及大會於同年12月及翌年1月批准撥款1,200萬港元興建臨時街市[18]

大角咀臨時街市面積5,900平方米,目的是安置界限街大角咀道埃華街、中匯街、嘉善街及菩提街專賣濕貨的街邊小販[19]。街市內不但設有200個濕貨攤位,20個家禽、肉類及魚類攤位外,而且附設冰房、垃圾收集站公共廁所及辦事處,並設有輕型上蓋採光及通風[19][20]。另外中央部分設有休憩處供市民休息[21]。街市分別在大角咀道、福全街及埃華街設有出入口方便居民[22]

工程展開前,市政局安置及賠償受清拆影響的木村商及居民達430萬港元[20]。1986年8月28日,房屋署展開清拆工地上120間寮屋,合共107個家庭受到影響,並安排合資格住戶搬遷至公共屋邨或臨時房屋區[23]。另外共有36名合資格商戶獲發額外津貼[23]。旺角區議會於1986年11月撥款12萬港元,安排興建臨時街市的同時擴闊埃華街以改善交通[24]。最於臨時街市於1988年8月1日率先啟用,隨後完成所有檔位工程後,於同年9月17日正式開幕[25][26]

重啟及修改計劃

[编辑]

市政總署曾於1992年10月提出原大角咀市政大廈的替代方案,提議在楓樹街與洋松街交界,鄰近大角咀臨時熟食市場,佔地599平方米的土地興建一座迷你市政大樓[27]。該座擬建的大樓包括小型圖書館、壁球場、垃圾收集站、公共廁所及浴室及辦公室[27]。然而市政局公眾衛生委員會否決該建議,要求署方撤回方案並重新計劃整合區內設施的方案之外,亦提到局方可接受分階段發展方案[28]

經過署方重新研究後,於1994年3月向市政局提議一個分兩期規劃的新方案[29]。首階段拆除大角咀臨時街市休憩處,並重置部分街市攤位、公共廁所、垃圾收集站及其附屬設施[29]。第二階段是拆除福全街臨時休閒休憩處,部分臨時街市用地,合共3,000平方米的土地興建市政大廈[29]。其後方案於同年5月通過,並於1996年5月完成首階段工程,隨後於1997年初遷移部分街市攤位[30]

1998年9月,市政總署向局方提交第二階段發展明細。該處佔地3,075平方米,原先擬建一座樓高11層,設有兩層地庫,包括街市及熟食中心、游泳池、小型圖書館、體育館及旺角小販管理隊辦事處,造價9億6,447萬港元[31]。然而署方當時認為造價過高,所以與建築署修訂設計圖則。當中大廈改為樓高10層,附設一層地庫[31]。除取消設立44個停車位及小販管理隊辦事處之外,街市攤位亦縮減至125個,造價降至8億2,233萬港元[31]。最終計劃獲市政局通過,並於1999年展開工程[32][33]

市政局解散後發展

[编辑]

2000年1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解散市政局後, 大角咀市政大廈第二階段工程由特區政府接手跟進。1月14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立法會的小組委員會,重新審視工程方案,當中建議原有的室內游泳池另覓地方興建[34][35]民政事務局曾於同年3月向油尖旺區議會工作小組闡述新舊方案,但遭到否決[36]

2000年5月24日,大角咀市政大廈第二階段工程直接納入工務計劃甲級工程項目,並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37]。最終第二階段工程於2001年1月展開,2005年4月完工,耗資4億1,000萬元[38]

市政大廈內的街市及圖書館分別在2005年12月1日及2日率先啟用[39][40]。大角咀體育館則於2006年1月4日開放,游泳池則於同年7月10日,連同市政大廈正式啟用,並由時任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王倩儀主持啟用儀式[41][42]

設計

[编辑]

設計概念

[编辑]

大角咀市政大廈由建築署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設計,並獲得2005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43]

大樓外觀以白色為主調,並以較鮮艷的顏色作襯托及劃分功能。分別以紅色表示大樓主樓梯,大門位置則以黃色為主調,藍色的外牆標示著游泳池及體育館[44]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稱考慮到耐用度,白色部分採用鋁版,其他顏色則用塗有防污物料的瓷磚[44]。負責該大樓概念設計的建築署建築師溫灼均提到,設計不但採用分層概念,更刻意「玩弄幾何效果」,設計成「充滿小盒子的禮物盒」,達到分層展示功能及營造空間感的效果[45]。因應工地呈梯形及融入大角咀社區,外形設計與附近樓宇高度相若的特大門廊,表示歡迎之意[38]。地下入口的位置亦向內延伸,騰出更多公共空間並減低壓迫感[44]

市政大廈為增強採光,建築署分別在部分外牆及屋頂採用低輻射鍍膜中空玻璃,達到自然採光及隔音隔熱效果。[46]。製冷方面則使用熱能回收式機組以節省能源[46]

公共藝術作品

[编辑]

2015年7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旗下的藝術推廣辦事處推行為期三年的「悠遊藝術大樓」計劃,邀請香港藝術家為市政大樓創作公共藝術作品,裝飾公共空間[47]。當中大角咀市政大廈展示香港藝術家楊悅欣以「層層看看大角咀」為題的裝置藝術作品[48]。其中一件名為「立立雜雜大角咀」的作品設於三樓大角咀公共圖書館外一根六角柱,以紙皮及木板圍成六面之後,添上舊物件及照片並增添「小紅凳」供人坐下欣賞作品[49]。該作品的舊物品及照片均收集自大角咀,呈現該區1970年至80年代的面貌及大角咀社區的故事[50][51]

設施

[编辑]
樓層 設施 啟用日期
6樓至7樓 體育館(大角咀體育館
  • 6樓:多用途活動室、健身室和兒童遊戲室
  • 7樓:室內運動場(主場)和室內攀石牆
2006年1月4日啟用
4樓至5樓 游泳池大角咀游泳池
  • 四樓:游泳池入口
  • 五樓:游泳池辦公室
3樓 大角咀公共圖書館 2005年12月2日啟用
2樓 熟食中心 2005年12月1日啟用
地下和1樓 街市(包括現代化“人雞分隔”式家禽檔)
地庫 上落貨物車場

途徑之公共交通服務

[编辑]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福全街
九龍新界巴士
10 彩雲 大角咀
13 安達臣 深水埗(欽州街)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13D 寶達 維港灣
16 藍田(廣田邨) 旺角(柏景灣)
16P 旺角(柏景灣) 觀塘碼頭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16X 藍田(廣田邨) 旺角(柏景灣)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停止服務
27X 順天 奧運站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32 石圍角 奧運站
43C 青衣(長康邨)
青衣(長亨邨)

大角咀(維港灣)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93P 寶林 旺角(柏景灣)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專線小巴

取代的舊設施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大角咀街市啟用為居民帶來購物新樂趣 (新闻稿). 政府新聞網. 2005-12-01 [2025-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2). 
  2. ^ 大角咀公共圖書館周五啟用 為區內市民提供多元化圖書館服務 (新闻稿). 政府新聞網. 2005-11-29 [2025-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1). 
  3. ^ 大角咀游泳池、大角咀體育館及大角咀公共圖書館正式啟用 (新闻稿). 政府新聞網. 2006-07-10 [2025-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4. ^ 譚世榮. Quarry, Tai Kok Tsui 大角咀石礦場 (圖片). 香港大學圖書館. 香港. 1965 [2025-10-11] (中文(香港)). 
  5. ^ 5.0 5.1 就大角咀官地用途市署議員意見相左 旺角區議會首次會議討論無結果. 工商晚報 (香港). 1982-03-02: 2 [2025-10-12] (中文(香港)). 
  6. ^ Urban Council Chambers. Re-zoning of Open Space Site bounded by Ivy Street, Fuk Tsun Street and Tai Kok Tsui Rd Committee Paper REC/126/82. Hong Kong. 1982-07-07: 1–4 [2025-10-11] (英语). 
  7. ^ Urban Council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Whole Council. Minutes of the meeting of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Whole Council (20 July 1982) Committee Minutes CW/6/82. Hong Kong. 1982-07-20: 2 [2025-10-11] (英语). 
  8. ^ 大角咀建市政大廈建議 昨日獲旺角區議員通過 大厦內設街市熟食中心康體中心等 市區區議會候選人增至百四十七名. 大公報 (香港). 1982-08-21: 6 [2025-10-12] (中文(香港)). 
  9. ^ 旺角區議會通過建議 大角咀一幅官地 建多種設施大廈. 工商日報 (香港). 1982-08-21: 7 [2025-10-12] (中文(香港)). 
  10. ^ 10.0 10.1 Urban Council Chambers. Schedule of Accommodation for the proposed UC Tai Kok Tsui Complex Committee Paper REC/103/83. Hong Kong. 1983-10-18: 2–4 [2025-10-11] (英语). 
  11. ^ Urban Council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Whole Council. Minutes of the meeting of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Whole Council (18 October 1983) Committee Minutes CW/10/83. Hong Kong. 1983-10-18: 2–4 [2025-10-11] (英语). 
  12. ^ Urban Council Offices. Review of Provision of Cultural Facilities in Urban Council Complexes Committee Paper CE/118/83. Hong Kong. 1984-03-20: 12 [2025-10-11] (英语). 
  13. ^ Urban Council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Whole Council. Minutes of the meeting of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Whole Council (02 April 1984) Committee Minutes CW/1/84. Hong Kong. 1984-04-02: 5 [2025-10-11] (英语). 
  14. ^ Urban Council Capital Works Select Committee. Urban Council Capital Works Programme Consultation with District Boards Committee Paper CAP/186/84. Hong Kong. 1984-03-20: 40 [2025-10-11] (英语). 
  15. ^ Urban Council Chambers. [hhttps://sls.hkpl.gov.hk/digital-collection/p.html?cta_id=2024ae7e9cb711ef9c2 Provision of Temporary Marketing Facilities in Tai Kok Tsui] Committee Paper MST/2/85. Hong Kong. 1985-03-30: 1–3 [2025-10-12] (英语). 
  16. ^ Urban Council Finance Select Committee. Minutes of the meeting of Finance Select Committee of Urban Council (30 April 1985) Committee Minutes FIN/1/85. Hong Kong. 1985-04-30: 8–10 [2025-10-12] (英语). 
  17. ^ 大角咀小販日增 將建臨時小街市 區議會則盼建永久街市. 大公報 (香港). 1985-08-02: 7 [2025-10-12] (中文(香港)). 
  18. ^ Urban Council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Whole Council. Minutes of the meeting of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Whole Council (07 January 1986) Committee Minutes CW/17/85. Hong Kong. 1986-01-07: 2–3 [2025-10-12] (英语). 
  19. ^ 19.0 19.1 Urban Council Chambers. 4/MM/85 Tai Kok Tsui Temporary Market Committee Paper CW/175/85. Hong Kong. 1985-12-16: 1–3 [2025-10-12] (英语). 
  20. ^ 20.0 20.1 市局准撥一千二百萬 大角咀建臨時街市. 華僑日報 (香港). 1985-12-31: 7 [2025-10-12] (中文(香港)). 
  21. ^ 大角咀臨時街市六月間投入服務設有休憩處及獨立劏雞房. 華僑日報 (香港). 1988-04-22: 10 [2025-10-12] (中文(香港)). 
  22. ^ 大角咀臨時街市定三月啟用 耗資千二萬環境寬敞. 華僑日報 (香港). 1988-01-24: 9 [2025-10-12] (中文(香港)). 
  23. ^ 23.0 23.1 大角咀拆寮屋興建臨時街市 三百多人受影响獲安置. 華僑日報 (香港). 1986-08-29: 11 [2025-10-12] (中文(香港)). 
  24. ^ 建臨時街市時進行 擴闊大角咀埃華街. 華僑日報 (香港). 1986-11-14: 9 [2025-10-12] (中文(香港)). 
  25. ^ 大角咀臨時街市售賣貨品齊全 大受主婦歡迎. 華僑日報 (香港). 1988-08-04: 6 [2025-10-12] (中文(香港)). 
  26. ^ 市政局致力在市區內提供街市設施 大角咀臨時街市昨開幕 迎合需求提供購物方便. 華僑日報 (香港). 1988-09-18: 5 [2025-10-12] (中文(香港)). 
  27. ^ 27.0 27.1 Urban Council Chambers. 027CX - UC Tai Kok Tsui Mini Complex Committee Paper PH/18/92. Hong Kong. 1992-10-29: 1–3 [2025-10-12] (英语). 
  28. ^ Urban Council Public Health Select Committee. Minutes of the meeting of Public Health Select Committee of Urban Council(04 November 1992) Committee Minutes PH/7/92. Hong Kong. 1992-11-04: 3–4 [2025-10-12] (英语). 
  29. ^ 29.0 29.1 29.2 市政局辦事處. 027CX ─ 大角咀市政大廈 Committee Paper LIB/1/94. Hong Kong. 1994-03-31: 7 [2025-10-12] (英语). 
  30. ^ 市政總署. 046CX- 大角咀市政大廈(第二期)(修訂發展規模、設施明細表及建議設計圖則和費用預算) Committee Paper LIB/34/98. Hong Kong. 1998-09-29: 1 [2025-10-12] (英语). 
  31. ^ 31.0 31.1 31.2 市政總署. 046CX- 大角咀市政大廈(第二期)(修訂發展規模、設施明細表及建議設計圖則和費用預算) Committee Paper LIB/34/98. Hong Kong. 1998-09-29: 3–8 [2025-10-12] (英语). 
  32. ^ 百億市政工程恐受延誤. 文匯報 (香港). 1999-02-13 (中文(香港)). 
  33. ^ 四市政工程需檢討. 大公報 (香港). 2000-02-02: A09 (中文(香港)). 
  34. ^ 吳麗芳. 七項工程港府接手估價高一成 殺局遺下工程造價升. 明報 (香港). 2000-02-01: A15 (中文(香港)). 
  35.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跟進把兩個臨時市政局在籌劃中的基本工程 納入政府工務計劃的小組委員會 (PDF).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立法會. 香港: 2. 2000-02-01 [2025-10-12] (中文(香港)). 
  36. ^ 民政事務局. 跟進把兩個臨時市政局在 籌劃中的基本工程納入政府工務計劃的小組委員會 (PDF).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立法會. 香港: 2. 2000-04-03 [2025-10-12] (中文(香港)). 
  37. ^ 民政事務局. 跟進把兩個臨時市政局在 籌劃中的基本工程納入政府工務計劃的小組委員會 (PDF).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立法會. 香港: 1. 2000-06-07 [2025-10-13] (中文(香港)). 
  38. ^ 38.0 38.1 劉瀟瀟. 街市泳池融一體 全港首幢 大角咀市政大廈啟用. 成報 (香港). 2006-07-11: A04 (中文(香港)). 
  39. ^ 大角咀街市啟用為居民帶來購物新樂趣 (新闻稿). 香港: 政府新聞網. 2005-12-01 [2025-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2) (中文(香港)). 
  40. ^ 大角咀公共圖書館周五啟用 為區內市民提供多元化圖書館服務 (新闻稿). 香港: 政府新聞網. 2005-11-29 [2025-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1) (中文(香港)). 
  41.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大角咀體育館. 體育館. 2018 [2025-10-13] (中文(香港)). 
  42. ^ 大角咀游泳池、大角咀體育館及大角咀公共圖書館正式啟用 (新闻稿). 香港: 政府新聞網. 2006-07-10 [2025-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中文(香港)). 
  43. ^ 隱沒於大自然 散發禪的意境. 都市日報 (香港). 2006-04-25: P.18–19 (中文(香港)). 
  44. ^ 44.0 44.1 44.2 鄭偉強. 舊區重現活力 訪優異獎得主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文匯報 (香港). 2006-04-25: D01 (中文(香港)). 
  45. ^ 大角咀市政樓獲建築. 東方日報 (香港). 2006-07-11: A04 [2025-10-13] (中文(香港)). 
  46. ^ 46.0 46.1 吳雪華. 隱沒於大自然 散發禪的意境. 大公報 (香港). 2006-07-11: A05 (中文(香港)). 
  47.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悠遊藝術大樓. 藝術推廣辦事處. 香港. [2025-10-13] (中文(香港)). 
  48. ^ 卡夫卡. 藝術改造公共空間. 信報財經新聞 (香港). 2015-08-13: C07 [2025-10-13] (中文(香港)). 
  49. ^ 杜正之. 公共藝術品 「裝飾」市政大廈. 經濟日報 (香港). 2015-09-07: A15 (中文(香港)). 
  50. ^ 藝術感美化市政大樓. 成報 (香港). 2015-09-07: A07 (中文(香港)). 
  51. ^ 立立雜雜大角咀. 文匯報 (香港). 2015-08-05: A04 [2025-10-13] (中文(香港)).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