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梗枋福神碑
外观
頭城梗枋福神碑 | |
---|---|
![]() | |
位置 | 臺灣宜蘭縣頭城鎮更新里24°53′48″N 121°51′40″E / 24.896796°N 121.860996°E |
建造时间 | 同治二年(1863年) |
官方名称 | 頭城梗枋福神碑 |
類型 |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碑碣 |
评定时间 | 2014年1月28日 |
詳細登錄資料 |
頭城梗枋福神碑,是位於臺灣宜蘭縣頭城鎮梗枋地區的清朝碑碣,列歷史建築。
模樣
[编辑]
頭城梗枋福神碑位在北部濱海公路金斗公段至北關段靠海側[1]。碑面坐東向西,背對龜山島,面向蝙蝠山[2]。碑面「福神」兩字為雙鉤廓填字形,旁有「同治癸亥年八月二十九」、「鄭志立石」的落款[3]。
「福神」兩字在閩南文化,有用於墳墓的后土[4]。2007年時,當地耆老則認為「福神」兩字是往來宜蘭的旅客所刻,代表福德正神,以祈求保旅平安[5]。
文保
[编辑]
2001年11月13日,住在頭城梗枋福神碑附近的許正龍帶領蘭陽博物館籌備處、宜蘭縣縣史館人員、頭城鎮長陳忠茂到此處探查、清除雜草,讓此碑重見[2]。之後鄭美蘭服務處決定發函予文化局古蹟認定,與拓寬路線變更[1]。2007年11月7日,噶瑪蘭文化研習社劉厚漢等人前往會勘[3]。該日,頭城鎮公所派員會勘後,認為碑體並未受到嚴重風化,可開發為觀光景點[5]。
2013年10月18日,因公路總局第四區工程處將在一旁進行路段施工,鎮公所表示會請工程處促請包商小心施工[6]。2015年5月11日,頭城工務段回應鎮長曹乾舜需求時表示,道路拓寬完成後,會在旁興建便道以方便遊客前往參觀[7]。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鄒品為. 福神碑 擬列入古蹟. 中國時報. 2003-11-19 (中文(臺灣)).
- ^ 2.0 2.1 姜炫煥、廖雅欣. 清代古碑重現 蘭陽開發新史料 距今一三八年歷史 頭城鎮民許正龍帶領文化局人員自荒煙蔓草中尋獲. 聯合報. 2001-11-14 (中文(臺灣)).
- ^ 3.0 3.1 羅建旺. 蝙蝠山福神石碑 頭城文史新景. 聯合報. 2007-11-08 (中文(臺灣)).
- ^ 宋晶宜. 台灣夜譚 土地公的傳說. 聯合報. 1979-04-09 (中文(臺灣)).
- ^ 5.0 5.1 郭顏慧. 望龜公園 頭城人盼望. 自由時報. 2007-11-08 [2025-10-06] (中文(臺灣)).
- ^ 林縉明. 濱海拓路 民憂破壞福神碑. 聯合報. 2013-10-19 (中文(臺灣)).
- ^ 林縉明. 道路拓寬恐破壞 「福神碑」圍護欄. 聯合報. 2015-05-1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