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鎮十三行
外观
| 頭城鎮十三行街屋 | |
|---|---|
| 位置 | |
| 材料 | 紅磚 |
| 建造时间 | |
| 官方名称 | 頭城鎮十三行街屋 |
| 類型 | 登錄等級:縣定古蹟 登錄種類:宅第 |
| 詳細登錄資料 | |
「十三行」為清代對行郊之簡稱,頭城鎮十三行建於嘉慶年間,當時為十三連棟街屋建築,目前僅康灩泉故居兩戶保存兩好,其餘皆已改建。2004年11月24日公告為台灣宜蘭縣縣定古蹟[1]。
歷史背景
[编辑]清代宜蘭的通商運輸多數仰賴航運,頭圍港在清中葉取代淤塞的烏石港,嘉慶21年(1816年)頭圍港周邊市街規劃成形,官方劃分街路地基、召民起店,以繁榮市面。
建築特色
[编辑]十三行街屋主要建材由中國各地回航船隻之壓艙石為屋基,屋身為木造結構,前進三間構造為土磚承重牆架,牆厚達60公分,開口部分則以厚重木楣為兩側及頂部提供支撐。室內空間以「前店屋、後合院」的設計為格局,騎樓廊道為不對外開放之內部走廊。
相關條目
[编辑]引用資料
[编辑]| 这是一篇與台灣建築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