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希伯来语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希伯來文
希伯来语
עברית
克里特島的希伯來語《新約聖經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藏,15世紀)
发音[ivˈʁit]
母语国家和地区 以色列
区域以色列地
族群犹太人
母语使用人数
900萬人[1] (2016)
語系
亚非语系
文字希伯來字母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以色列
管理机构希伯来语科学院
語言代碼
ISO 639-1he
ISO 639-2heb
ISO 639-3heb
语言瞭望站12-AAB-a
希伯来语的世界:
  此區域中希伯来语是大多数人的语言(以色列
  此區域中希伯来语是显著少数族裔语言(约旦河西岸地区戈兰高地

希伯来语[note 1]希伯來語עִבְרִית羅馬化:ʻIvrit發音:[ivˈʁit] [ʕivˈrit] ),是属于亞非語系闪语族-西北閃米特語支-迦南語支的語言,特點是“從右向左、橫向讀寫”。

希伯來文是猶太人在西元200年~2020年代期間的多種書面用語之一,也是自第二聖殿時期以來猶太教撒马利亞教的儀式用語[2]。希伯來文不僅是巴勒斯坦猶太人的母語,還是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官方語言,是地球上唯一復活成功的古代語言[3][4],是如今僅存的迦南語支[5],亦是地球唯二的西北閃米特語之一[5],另一個為阿拉姆語

希伯來文“書寫體的文法”自西元前10世紀起就一直存在[6],連續三千年從未斷絕;而“書寫體的字體”則受到阿拉姆字母影響,發生過一次變化後就再無改變[7][8]。另一方面,“希伯來文的口語體”在西元200年400年間逐步失傳,並於19世紀復興成功[9][10][11],由於復興後的口語體與古代的口語體不可能100%一致,通常會把復興後的稱作“現代希伯來文”以便區分。

最早的希伯來文書寫體可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6],幾乎整個《希伯來聖經》都是由它寫成的[12],甚至後來歐洲人使用的拉丁文版《聖經》和中世紀的“德文尖角體”可能借鑒了希伯來字母的書法美學[12]。學者們認為,絕大部份希伯來文書寫體的文法在公元前6世紀的“巴比倫之囚期間”就已建構完成[8],當時的猶太人把巴比倫-伊拉克地區盛行的希伯來文方言規範化為一門正式的文法。最早從這時起,希伯來文書寫體就被稱為“Lashon Hakodesh ( לְשׁוֹן הַקֹּדֶש)”,意思是“神聖的語言”或“神之舌尖”[13]

而在拉丁文《聖經》中,這種語言不叫希伯來文,而是叫“伊夫里特語(Yehudit)”,意猶太人的語言,或“Səpaṯ Kəna'an”,意迦南之地的方言。在猶太教的著作《米甚拿吉丁》的9:8中,稱呼希伯來文為“Ivrit,意思就是希伯來文;而在同屬於猶太教的著作《米甚拿梅吉拉》中,又稱呼伊拉克地區的希伯來文為“Ashurit,意為阿拉姆字母[14]。 

希伯來文的口語在西元400年後失傳,因為當時的猶太人在反抗羅馬帝國統治的“巴爾科赫巴起義”中失敗,導致猶太人不敢在公開場合講希伯來文,只能用當時的多民族共通語——阿拉姆語希臘文等代替。此種現象在猶太人的菁英階層和富裕移民中尤為明顯[15],久而久之,口語體也隨之消失。

1500年後,隨著19世紀的民族主義大浪潮興起,猶太人中也出現了猶太復國主義(即錫安主義[16])的政治運動。1880年代艾利澤·本-耶胡達等猶太語言學家[6][7],開始從希伯來文書寫體中完整保存的文法、構句、拼詞模式那裡復原口語體[17][18]。在40年後的1920年代大英帝國於《委任统治行政法令》中明確承認了“現代希伯來文、阿拉伯文、英文為巴勒斯坦地區的三大官方語言”,象徵著希伯來文的復興成功[19]

據統計,在1998年時全世界只有500萬人的母語是希伯來文,到了2025年已經增至900多萬[20][21]。美國是除了以色列外,希伯來文的母語人口第二多的國家[21],約有22萬能講現代希伯來文,但不一定能流利溝通(參見以色列裔美國人猶太裔美國人[22]。今天,在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社區和撒马利亞教社區中,只有神职人员、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等才能流暢使用古希伯來文去祈禱、學經,但撒马利亞教徒在日常生活中更常說撒马利亞方言[23]。如果以非母語者統計,會學希伯來文的人大多為“非以色列國籍的猶太人、移民到以色列的第一代家庭的小孩、專門研究中東地區古文明的考古學家·語言學家、基督教系神學院的神學家”,除這批人外,其餘地球人接觸希伯來文的機會相對較少。

歷史

[编辑]

字母

[编辑]

现代希伯来语字母表是从阿拉姆语字母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希伯来语使用者称他们的字母表为“aleph-bet”。現時除希伯來語以外,尚有另一種過去猶太人常用的語言意第绪语亦採用希伯来语字母。现代希伯来语的字母表有兩種讀音,正讀指一般教科書所描述的現代讀音,俗讀指實際上流行的口語讀音。

Alef Bet Gimel Dalet He Vav Zayin Het Tet Yod Kaf
א ב ג ד ה ו ז ח ט י כ
ך
Lamed Mem Nun Samekh Ayin Pe Tsadi Qof Resh Shin Tav
ל מ נ ס ע פ צ ק ר ש ת
ם ן ף ץ

音系

[编辑]

元音

[编辑]
現代以色列希伯來語的元音音位

希伯來語稱元音為 tnu'otתְּנוּעוֹת)。這些元音的正寫法表示叫做 Niqqud。以色列希伯來語有5個元音音位,由下列 Niqqud-符號表示:

音位 現代希伯來語發音 英語近似發音 正寫法表示
* * *
/a/ [a] (如“spa”) kamatsָ patachַ chataf patachֲ
/e/ [e̞] (如“bet”) tsere male ֵי tsere chaserֵ segolֶ chataf segolֱ),有時 shvaְ
/i/ [i] (如“ski”) khirik male ִי khirik chaserִ  
/o/ [o̞] (如“gore”) kholam maleוֹ kholam chaserֹ kamatz katanָ chataf kamatzֳ
/u/ [u] (如“flu”,但不雙元音化) shurukוּ kubutsֻ  
* 每個音位的多種正寫法表示證明了在早期形式的希伯來語中元音的廣闊的音位范圍。某些語言學家叫仍把希伯來語語法實體 Shva na—標記為 Shva ְ )—當作第六的音位 /ə/

輔音

[编辑]

希伯來語稱輔音為 ‘itsurimעיצורים)。下表列出希伯來語輔音和它們的 IPA 音標:

雙唇音 唇齒音 齒齦音 齦後音[註 1] 硬腭音 軟腭音 小舌音 聲門音
鼻音 /m/ מ /n/ נ
塞音 /p/ פּ /b/ בּ /t/ ט、ת、תּ /d/ ד、דּ /k/ ק、כּ /g/ ג、גּ /ʔ/ א、ע
塞擦音 /ts/ צ
擦音 /f/ פ /v/ ב、ו /s/ ס、שׂ /z/ ז /ʃ/ שׁ /ʒ/ /χ/ ח、כ、ך /ʁ/ ר /h/ ה
顫音 /ʀ/ ר
近音 /j/ י
邊音 /l/ ל

語法

[编辑]

希伯來語語法是部分分析式的,使用前置詞而非語法格來表達如與格離格賓格這樣的形式。句型順序為VSO型,但現代也多為SVO型句式,這是因為希伯來語本身就是一種很靈活的語言。但是屈折在動詞和名詞的形成中扮演了決定性角色。比如,名詞有一個構造狀態,叫做“smikhut”,用來指示“屬於”關係:這是更加曲折語言的屬格的逆反。處在smikhut的詞經常用連字號hyphen合并起來。在現代講話中,這個構造的使用有時同意思為“of”的前置詞“של”是可互換的。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古老的變格形式被保留了(特別是在習慣用語和類似情況下),并且人稱前接詞被廣泛的用來“變格”前置詞。

擴展閱讀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註释

[编辑]
  1. ^ Postalveolar sounds (with the exception of /ʃ/) are not native to Hebrew, and only found in borrowings.
  1. ^ Hebrew alphabet: עִבְרִית‬, ʿĪvrīt, 發音:[ʔivˈʁit] or [ʕivˈrit] ; Samaritan script: ࠏࠨࠁࠬࠓࠪࠉࠕ ʿÎbrit

引用書目

[编辑]
  1. ^ About Hebrew. 2016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2). 
  2. ^ Chomsky, William. Hebrew: The Eternal Language. Philadelphia: The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of America. 1957: 1–13 (英语). 
  3. ^ Grenoble, Leonore A.; Whaley, Lindsay J. Saving Languages: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63 [28 March 2017]. ISBN 978-0-521-016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8 April 2023). Hebrew is cited by Paulston et al. (1993:276) as 'the only true example of language revival.' 
  4. ^ Fesperman, Dan. Once 'dead' language brings Israel to life Hebrew: After 1,700 years, a revived language becomes a common thread knitting together a nation of immigrants with little in common except religion. The Baltimore Sun. Sun Foreign Staff. 26 April 1998 [28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March 2017). 
  5. ^ 5.0 5.1 Canaan | Definition, Map, History, & Facts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5-08-18 [2025-10-10] (英语). 
  6. ^ 6.0 6.1 6.2 Most ancient Hebrew biblical inscription deciphered. Physorg.com. 7 January 2010 [25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7 January 2012). 
  7. ^ 7.0 7.1 周守琳. 重新建構古體希伯來文字母羣. 水深之處福音網站 luke54. 2015-09-16 [2025-10-10] (中文(臺灣)). 
  8. ^ 8.0 8.1 李思琪. 古希伯来字母的发展与演变. 澎湃新闻. 2021-4-11 –通过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中文). 
  9. ^ Studies, Stroum Center for Jewish. How to revive an ancient language, according to 19th-century Hebrew and Persian revivalists. UW Stroum Center for Jewish Studies. 2018-09-12 [2025-10-10] (美国英语). 
  10. ^ Hebrew wasn’t spoken for 2,000 years. Here’s how it was revived.. History. 2025-10-10 [2025-10-10] (英语). 
  11. ^ The Revival of Hebrew: From Sacred Tongue to Living Language | Biblical Hebrew. [2025-10-10] (美国英语). 
  12. ^ 12.0 12.1 When was the Bible written?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5-10-10] (英语). 
  13. ^ A S B 1874 Waldstein. English-Hebrew Dictionary. TGJones. [2026-10-10] (英语). 
  14. ^ Hoffman, Joel M. In the Beginning : A Short History of the Hebrew Languag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169.
  15. ^ Sáenz-Badillos (1993), p. 171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8 April 2023.
  16. ^ Abraham Ben Isaac Ben Garton. Encyclopedia.com. [27 October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7 October 2022). 
  17. ^ Arabic Downgraded in Israel. Language Magazine. 2018-08-14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5 August 2024) (美国英语). 
  18. ^ Holmes, Oliver; Balousha, Hazem. 'One more racist law': reactions as Israel axes Arabic as official language. The Guardian. 2018-07-19 [2024-08-05]. ISSN 0261-3077 (英国英语). 
  19. ^ Sáenz-Badillos (1993), p. 170–171
  20. ^ 'Kometz Aleph – Au': How many Hebrew speakers are there in the world?. Nachman Gur for Behadrey Haredim. [2 Nov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4 November 2013). 
  21. ^ 21.0 21.1 Hebrew-Speaking Countries 2025.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2025-10-10] (英语). 
  22. ^ Table 53. Languages Spoken at Home by Language: 2009, The 2012 Statistical Abstract (U.S. Census Bureau), [27 Dec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December 2007) 
  23. ^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global.oup.com. [2025-10-10].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