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鄭氏家廟
24°48′36″N 120°57′55″E / 24.810020°N 120.965323°E
新竹鄭氏家廟 | |
---|---|
![]() | |
位置 | 新竹市北區北門里北門街街175號 |
建造时间 | 咸豐四年(1854年) |
官方名称 | 新竹鄭氏家廟 |
類型 | 登錄等級:縣(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寺廟 |
评定时间 | 1985年8月19日 |
詳細登錄資料 |
新竹鄭氏家廟,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北門里的鄭氏宗祠,咸豐四年(1854年)落成,為北門鄭家建築群之一,列新竹市古蹟。
建築
[编辑]咸豐三年(1853年),北門鄭家二十一位「文」字輩決定分為八股,合資興建新竹鄭氏家廟[1]。次年咸豐四年(1854年)完工[2][3]。建築座西北向東南[4],占地一一七九平方公尺[5],建材與構築全沿襲傳統閩南金門式建築[4]。

新竹鄭氏家廟因屬於祀典性質,風格嚴謹,如格局為北門鄭家建築群中唯一的三開間、立面寬度為高度的倍數[4]。前置的旗杆石座為從鄭用錫宅第移來[3]。建築也注重風水,像前埕的八卦形鋪面、兩側板壁的萬字形組砌、與吉祥動物的雕刻[4]。

第一進入口掛總督樺山資紀贈「學界山斗」匾[6]。此匾為致意鄭用鑑自道光十四年(1834年)到同治六年(1867年)年三度接任竹塹明志書院期間培育文人士子[7]。內部還有鄭如松道光二十六年(1846)舉人第八十五名所立的「文魁」匾、鄭如松於道光十七年(1837年)優貢「優魁」匾、鄭如磻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歲貢「選元」匾、及鄭如雲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恩貢「恩元」匾[6]。
前後兩進、廂廊之間的天井可往左邊的單邊護龍,及右邊的吉利第、春官第與進士第[4]。
第二進正廳,上方「春官大夫」匾由來為鄭用錫於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禮部鑄印局員外郎;左側「拔元」匾為鄭用鑑於道光五年(1825年)拔貢;右側「選元」匾為鄭用銛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歲貢[6]。滎陽鄭氏以遷於滎陽郡的鄭徲為祖先[8]。正廳中央掛有「滎陽世澤」匾,左右則分別是鄭用錫道光三年(1823)「進士」匾與嘉慶二十三年舉人(1818)「文魁」[6]。鄭如蘭母親張棗娘生前獲節孝坊[9],正廳就有「大旌節孝」誥命牌以表揚鄭家的婦女[6]。擺設的日治時期家具來自林金串經營的聯記木器行[10],但該年代的貢桌已遭竊[11]。此外還有「覃恩誥命」、「舉孝廉方正」誥命牌,分別是鄭用錫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官、與鄭用鑑在同治元年(1862年)國家慶典詔舉孝廉方正[6]。二側牆書「忠孝」、「節義」以作為家族為人處事的座右銘[12]。左側牆壁還有「養生穀為寶,繼世書流香」[6]。
神龕中央神主奉祀太始祖、一世祖鄭懷仁、二世祖鄭世輝到六世祖先神位;左昭七、八世神位;右穆九、十世神位[6]。據後代鄭華生解釋,因難以考證漳州府漳浦縣祖先,遂以遷居金門的鄭懷仁為一世祖[13]。
祭祀
[编辑]平日維護
[编辑]初一、十五上香是當初建廟的後代分為八股作輪值[1]。八股分別是碩德、文美、文哲、文哺、文瑞、文理、文超、碩俊[4]。有的股是多位兄弟合資,因此會有八年、十六年,或二十四年輪值一次的情況[1]。2000年12月12日,鄭用錫木刻像安座[14]。2001年12月13日,鄭崇和與堂弟鄭用鑑兩尊木刻像安座[15]。
鄭厝貢燕
[编辑]由於北門鄭家在新竹城隍廟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時出力頗多,因此新竹城隍廟中元節遶境時會到鄭氏家廟前接受「鄭厝貢燕」儀式[16]。當晚6點,繞境團會在此接受鄭家子弟的奉茶、洗臉、食用以雞蛋墊底的甜燕窩湯,再轉北門街、新竹長和宮、右轉中山路至城隍廟東轅門入殿安座[17]。原先早期的新竹市各地士紳都邀請城隍爺到自己家廟或祠堂奉茶,但實在太多人要求,造成稱為「城隍爺拖著憨憨繞」的不敬情形,故只留「鄭厝貢燕」[16]。

春秋祭祖
[编辑]早期是以家族在竹北一堡的水田租縠四百石,作為祭祖費用[6]。祭祖前,需先祭祀家廟側門的水田福德宮[1][18]。以族中輩分最高,年紀次長者擔任主祭[6]。輩份排行以「光國崇文德,安邦建武功;紹先雄繼志、勳業際昌隆」名字為排序[13][12]。讀祝「維太歲○○年○月十五日,朔越祭日,主祭官鄭○○,謹以牲醴、香楮之儀,祭於福德之神。曰:為神正直,承乾秉坤,黃衣永奠寶三首,尊我祖廟宇,實賴長存祭茲。月敬掃廟門,虔備牲醴,謹奉金香,神其來格,默佑鴻恩。尚饗」[6]。
祭祖時,以族中輩分最高且年紀最長者擔任主祭孫,其次陪祭有九人、通引贊兩人、通音官兩人、禮生六名,司扇與司傘各一名[6]。原先一百多年來僅能由擁有派下權的男性族人擔任祭祀,直到2015年冬至祭祖首度由女性擔任通贊[19]。祭祖需講官話[1][18]。讀祝「維 太歲○○年○月十五日,朔越祭日,主祭孫鄭○○,陪祭孫即合族人等,謹以剛鬣柔毛,籩豆牲醴,束饈香楮之儀,祭於高曾祖考妣暨諸神位之靈。曰:時維孟春,日建在寅,三元正始,萬象咸新,興懷祖德,疊荷皇仁,光增俎豆,祀重廟禋,撫時報本,薦食御親,粢盛既潔,簠簋是陳,恪供牲饌酬獻,願言介褔,子孫振振。尚饗」[6]。
祭典後作「食祖」,族人會至大飯店吃宴席[6]。
保存
[编辑]1938年,新竹鄭氏家廟以「振祖公司祠堂」名義翻修地基[20]。總經費3千多元,以鄭鴻源捐助2千多元最多[21]。
鄭用錫宅第與鄭氏家廟於1985年8月19日同時列為古蹟[2]。1993年5月30日,祭祀公業鄭振祖公派下員兩百五十八人開會決議,要求政府把家廟和進士第古蹟解編[22]。1995年9月4日,省民政廳複審,鄭氏家廟古蹟價值不減,無由解除古蹟之指定[2][5]。
1995年1月4日上午11點多,鄭氏家廟神龕上方部份塌陷[23]。此事引起立委柯建銘關心,於是內政部民政司決定9日下午派員了解[24]。2月16日,又因地震損毀[2]。4月30日,鄭氏家廟管理人鄭元欽表示,鄭氏家廟管理委員會自己擁有六、七千萬元資產,會依古法修復[25]。之後由陳專琳承建土木[26]、傅柏村補修彩繪[27]。5月15日,舉行上梁典禮[28]。12月22日,舉行修建落成典禮[18]。
參考
[编辑]- ^ 1.0 1.1 1.2 1.3 1.4 潘國正. 鄭氏家廟循百餘年古禮祭祖. 中國時報. 1999-03-03 (中文(臺灣)).
- ^ 2.0 2.1 2.2 2.3 潘國正. 鄭氏家廟、進士第大事紀. 中國時報. 1996-08-14 (中文(臺灣)).
- ^ 3.0 3.1 林金榮. 祖籍金門的開臺進士———鄭用錫. 金門日報. 2003-07-10 [2025-08-27] (中文(臺灣)).
- ^ 4.0 4.1 4.2 4.3 4.4 4.5 新竹鄭氏家廟. 國家文化資產網. [2025-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中文(臺灣)).
- ^ 5.0 5.1 潘國正. 鄭家保留家廟全面進行翻修 是否維持古蹟原貌尚待認定 家屬堅持屬於私產. 中國時報. 1996-11-09 (中文(臺灣)).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楊詩傳. 鄭氏家廟春祭紀實. 金門日報. 2007-04-09 [2025-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5-16) (中文(臺灣)).
- ^ 潘國正. 《家族傳奇 北門鄭家(下)》接掌明志書院 作育英才38年 學界山斗 詩禮傳家. 中國時報. 2006-07-21 (中文(臺灣)).
- ^ 羅際鴻. 《家族傳奇 關西鄭家(下)》植栽「書帶草」 趕考中舉人. 中國時報. 2006-03-25 (中文(臺灣)).
- ^ 黃彥瑜. 竹市三級古蹟張氏節孝坊 旌表守節四十餘載. 中央日報. 2006-06-01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5) (中文(臺灣)).
- ^ 陳愛珠. 聯記木工家具行曾風光一時. 中國時報. 1995-09-07 (中文(臺灣)).
- ^ 羅浚濱. 鄭氏家廟故居兩古物遭竊 天雨摸黑搬走上桌與門板疑為結夥作案. 中國時報. 1998-03-05 (中文(臺灣)).
- ^ 12.0 12.1 潘國正. 開台進士鄭氏家族崇祀鄉賢. 中國時報. 2001-02-08 (中文(臺灣)).
- ^ 13.0 13.1 潘國正. 《家族傳奇》北門鄭家 科舉功名耀門楣. 中國時報. 2006-07-19 (中文(臺灣)).
- ^ 潘國正. 開台進士鄭用錫雕像開光安座. 中國時報. 2000-12-13 (中文(臺灣)).
- ^ 羅際鴻. 新刻兩尊祖先像 鄭氏家廟安位. 中國時報. 2001-12-14 (中文(臺灣)).
- ^ 16.0 16.1 羅際鴻. 都城隍爺出巡 市長抬轎 一五○個陣頭鬥熱鬧 數千香客隨行掃地還願 今將再起駕出巡「境外」. 中國時報. 2002-08-24 (中文(臺灣)).
- ^ 羅際鴻. 普度文化祭 今掀高潮 下午都城隍爺遶境全市廟方將發動 250 年來最大規模陣頭. 中國時報. 2002-08-23 (中文(臺灣)).
- ^ 18.0 18.1 18.2 潘國正. 一門三傑 竹市鄭家秋祭與家廟修建落成典禮合併舉行 子孫引以為榮. 中國時報. 1995-12-23 (中文(臺灣)).
- ^ 郭政芬. 也是百年首見 新竹鄭氏家廟破例 妙齡女任祭祖司儀. 聯合報. 2015-12-23 (中文(臺灣)).
- ^ 潘國正. 新史料出土. 中國時報. 1996-08-14 (中文(臺灣)).
- ^ 陳愛珠. 話東大陸橋 憶鄭鴻源市長. 中國時報. 2008-02-27 (中文(臺灣)).
- ^ 林松青. 【是文化財?還是私產?】 鄭家老屋層層糾葛誰來解?. 聯合報. 1995-01-22 (中文(臺灣)).
- ^ 賴福順. 【多方會診看古蹟】保不保存都有問題. 聯合報. 1995-01-22 (中文(臺灣)).
- ^ 何高祿. 內政部關心鄭氏家廟塌陷. 中國時報. 1995-01-07 (中文(臺灣)).
- ^ 羅際鴻. 重建鄭氏家廟自己來管委會不缺經費堅拒政府補助. 中國時報. 1995-05-01 (中文(臺灣)).
- ^ 何高祿. 鄭氏家廟屋頂翻新 整修古蹟大意不得 請來南部行家動工照規則行事. 中國時報. 1995-06-29 (中文(臺灣)).
- ^ 何高祿. 鄭氏家廟改頭換面氣象新 外觀已修復內部待彩繪 修繕費全由鄭家後代負擔. 中國時報. 1995-11-10 (中文(臺灣)).
- ^ 陳愛珠. 鄭氏家廟進行整修內殿嚴重受損家族自資重建. 中國時報. 1995-05-16 (中文(臺灣)).